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寒地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游离氨基酸组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樊超 1 ; 毕影东 1 ; 刘淼 1 ; 李炜 1 ; 刘建新 1 ; 杨光 1 ; 梁文卫 1 ; 邸树峰 1 ; 唐立郦 2 ; 来永才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关键词: 寒地野生大豆;游离氨基酸;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4 年 012 期

页码: 134-14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旨在对采集自黑龙江省各地区的寒地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深入分析。以153份寒地野生大豆为试材,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了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7种游离氨基酸中,甲硫氨酸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为0.469,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069 mg/g,其中精氨酸含量最高,为0.894 mg/g。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均为正相关,大部分游离氨基酸之间表现为正相关,仅天冬氨酸与苯丙氨酸以及丝氨酸与精氨酸之间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15%,第1、2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26.47%和20.55%。以第1、2主成分作图可知,北部地区资源和中南部地区资源之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资源之间差异较小。该研究明确了寒地野生大豆中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异情况和组分之间的相关性,明确了不同来源地对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组分的影响,为大豆育种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 相关文献

[1]不同品种冰草农艺性状变异程度及对干草产量的主成分分析. 高海娟,刘泽东,孙蕊,刘学峰. 2020

[2]红小豆品种数量性状对育种遗传改良研究分析. 申晓慧,冯鹏,李如来. 2018

[3]抗线虫大豆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多重分析. 周长军,田中艳,李建英,吴耀坤,于吉东,马兰,李泽宇. 2021

[4]黑龙江省寒地野生大豆资源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王玲,来永才,李炜,毕影东,刘明,刘淼,邸树峰. 2016

[5]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对谷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贾秀峰,李波,李红,邬婷婷,马赫. 2019

[6]羊草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及主成分分析. 王建丽,庄煦,张冬梅,尤佳,牟林林,申忠宝,韩微波,邸桂俐. 2024

[7]秋子梨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分析. 刘春光,齐丹,任爱华,杨悦,胡颖慧,刘畅,董航,汤佳翰,顾广军,曹玉芬. 2024

[8]粳稻品质特性指标差异性分析研究. 孟庆虹,张守文,严松,王丽群,张志宏,张英蕾,关海涛. 2018

[9]玉米杂交种一年多点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 孙艳杰,南元涛,魏国才,金振国,高利,石运强,张维耀,邵勇. 2015

[10]箭筈豌豆种质资源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潘多锋,张瑞博,李道明,金慧,高超,张睿,王明泽,高嫱,周春薇,张举梅. 2023

[11]野生秋子梨(PyrusussuriensisMaxim)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安萌萌,王艳廷,宋杨,冀晓昊,刘畅,王楠,吴玉森,刘文,曹玉芬,冯守千,陈学森. 2014

[12]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地区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分析. 周长军. 2020

[13]野生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果实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安萌萌,王艳廷,宋杨,冀晓昊,刘畅,王楠,吴玉森,刘文,曹玉芬,冯守千,陈学森. 2014

[14]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玉米新品种筛选及产量建评. 浦子钢,许建,于运凯,连永利,谭可菲. 2013

[15]亚麻外尖DNA导入后代的遗传与变异研究. 王玉富,周思君. 1999

[16]油菜光合碳氮代谢特征及其与氮效率的关系. 余佳玲,张力,张振华,舒佳宾,宋海星,官春云. 2015

[17]GT-S叶面肥对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玉磊. 2016

[18]锰对大豆氮代谢相关指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张玉先,祁倩倩,罗奥,崔洪秋,姜玉美,鲁巍. 2009

[19]玉米耐低锌品种的筛选及评价. 蔡鑫鑫,杨克军,王玉凤,吕晓丽,张崎峰. 2014

[20]外源乙烯对长春花生理水平和生物碱积累的影响. 常博文,刘杰,钟鹏,郭晓瑞.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