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田永胜 1 ; 唐江 1 ; 马文辉 2 ; 成美玲 1 ; 李振通 1 ; 吴玉萍 1 ; 张晶晶 1 ; 王林娜 1 ; 庞尊方 2 ; 王晓梅 2 ; 翟介明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2.莱州明波水产有限公司
关键词: 蓝身大斑石斑鱼;棕点石斑鱼;杂交;胚胎发育;变态发育;成活率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19 年 006 期
页码: 36-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蓝身大斑石斑鱼(Epinephelus tukula)和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在自然环境中存在地理分布、繁殖时间和温度等方面的生殖隔离.本研究利用蓝身大斑石斑鱼冷冻精子与棕点石斑鱼卵人工授精,在水温为30℃、盐度为20的条件下培育,对其胚胎发育、胚后变态发育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利用显微镜和解剖镜拍摄、记录胚胎发育和变态发育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序,统计了杂交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并对鱼苗生长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杂交受精卵经过1037min完成胚胎发育.原肠早期,在胚层一侧就形成了胚盾,神经管在胚孔封闭时也开始出现,在视泡和耳囊发育的同时,克氏囊(末球)也开始形成.在心脏跳动之前,胚体先开始抽动,当977min肌节发育到23对时,心脏开始间歇性的跳动,间歇时间24~40 s,心率98次/min;发育到1018 min时,间歇时间变短,心率约为93次/min;之后间歇性现象消失,心跳频率达到93次/min,这些现象在以往鱼类胚胎发育资料中均无记载.变态发育的典型特征是三叉棘的生长和退化,杂交幼鱼3 mm(10 d)时,形成背鳍棘和腹鳍棘;全长21.5 mm (35 d)时,三叉棘退化,完成变态发育;55.3 mm (45 d)时,表型特征与成体相似.冷冻精子的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分别为(76.67±5.77)%、(85.67±5.13)%和(6.33±1.54)%,与新鲜精子无显著差异(P<0.05).鱼苗65 d时,体长达到8.89 cm,杂交后代体色趋于一致,且生长速度快;1龄时,平均全长和体重分别达(32.58±1.60) cm和(559.76±80.85) g.对比养殖实验显示,1龄棕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体重是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后代的1.63倍,全长为1.24倍;这一时期的生长方程为W=0.0311L2.8079,R2=0.9886.研究结果表明,蓝身大斑石斑鱼和棕点石斑鱼杂交胚胎和胚后发育不存在遗传障碍,后代受精率和孵化率高、畸形率低,具有生长快杂交优势,为2种石斑鱼杂交育种和苗种大量培育提供了一定的遗传基础.
- 相关文献
[1]驼背鲈(♀)×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发育及生长比较. 李振通,田永胜,成美玲,吴玉萍,张晶晶,李子奇,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孙礼娟,翟介明. 2020
[2]棕点石斑鱼(♀)与蓝身大斑石斑鱼(♂)及其杂交子代遗传多样性分析. 吴玉萍,田永胜,王林娜,李振通,张晶晶,黎琳琳,李子奇,陈帅,马文辉,王清滨,李波. 2021
[3]棕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与棕点石斑鱼低氧耐受能力初步研究. 段鹏飞,田永胜,李振通,李子奇,陈帅,黎琳琳,王心怡,王林娜,刘阳,李文升,王晓梅,李波. 2022
[4]棕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与亲本的形态差异. 吴玉萍,田永胜,李振通,张晶晶,李子奇,成美玲,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翟介明. 2019
[5]棕点石斑鱼(♀)与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子代核型分析. 吴玉萍,田永胜,李振通,张晶晶,黎琳琳,王林娜,李子奇,陈帅,牛艺彭,翟介明. 2021
[6]鞍带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F1代变态发育和生长特征分析. 成美玲,田永胜,吴玉萍,李振通,张晶晶,王林娜,马文辉,庞尊方,刘成磊,孙芳芳,翟介明. 2019
[7]鞍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杂交后代早期发育及正反交后代生长特性. 李子奇,成美玲,吴玉萍,张晶晶,李振通,马文辉,庞尊方,翟介明,田永胜. 2020
[8]云纹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远缘杂交后代 发育与生长. 唐江,田永胜,李振通,成美玲,马文辉,庞尊方,李文升,王晓梅,翟介明. 2019
[9]杂交种"金虎石斑鱼"与棕点石斑鱼卵巢发育及性类固醇激素水平比较. 邱弈树,丁小雨,李振通,段鹏飞,王心怡,黎琳琳,王林娜,刘阳,马文辉,庞尊方,李胜忠,田永胜. 2023
[10]星斑川鲽(♀)与石鲽(♂)杂交子代胚胎发育研究. 马贵范,刘振华,田永胜,王波,孙宗哲,李祥孔,宋莉妮,李洪. 2018
[11]平鲷♀与真鲷♂的杂交研究. 江世贵,李加儿,区又君,钟创光,喻达辉. 1997
[12]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及仔稚鱼形态学观察. 关健,柳学周,蔡文超,徐永江,马甡. 2007
[13]怀头鲶、鲶及其杂交F_1代胚胎发育的比较研究. 陈军,赵立,赵春刚. 2010
[14]温度、盐度对褐牙鲆(♀)×犬齿牙鲆(♂)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和仔鱼存活的影响. 关健,柳学周,兰春燕,蔡文超,徐永江,马甡. 2007
[15]杂交鲶(怀头鲶♀×鲶鱼♂)胚胎发育进程. 潘伟志,陈军,赵春刚,王鹏,王丙乾. 2004
[16]温度对中华花龟性别决定的影响. 方彰胜,刘邦辉,王广军,郭松,黄启成. 2019
[17]5种石斑鱼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 区又君,吴勇,李加儿,刘楚吾. 2008
[18]棕点石斑鱼、杂交"金虎斑"及珍珠龙胆的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王林娜,田永胜,李振通,刘阳,陈帅,黎琳琳,段鹏飞,王心怡,马文辉,李文升,翟介明. 2023
[19]广东沿海4种石斑鱼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舒琥,魏秋兰,罗丽娟,蔡晓阅,蔡文贵,张海发. 2012
[20]棕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F_1仔、稚、幼鱼的摄食与生长特性分析. 于欢欢,李炎璐,陈超,孔祥迪,张廷廷,刘莉,徐万土,庞尊方,李文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精子冷冻保存及对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丁小雨;黎琳琳;刘阳;吕宏森;何文平;李振通;王林娜;邱弈树;田永胜
关键词:胭脂鱼;精子;超低温冷冻;超微结构
-
紫石房蛤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
作者:徐帅;赵春暖;任利群;吴玉萍;李俊杰;谢超伊;韩海英;于涛
关键词:
-
金虎杂交斑三倍体血细胞特征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作者:邓远;李振通;苏金枝;黎琳琳;邱弈树;丁小雨;段鹏飞;王心怡;王林娜;刘阳;马文辉;赵侠;李胜忠;田永胜
关键词:金虎杂交斑;红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三倍体;二倍体;染色体核型
-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价研究
作者:王晓梅;樊恩源;沈体雁;沈城
关键词:海洋自然保护区;渔业资源养护;管理有效性;评价指标
-
虾青素对赤点石斑鱼生长、体色、皮肤色素和抗氧化性的影响
作者:苏金枝;邓远;李振通;黎琳琳;邱弈树;丁小雨;段鹏飞;王心怡;王林娜;刘阳;王清滨;赵侠;孙芳芳;田永胜;李胜忠
关键词:赤点石斑鱼;虾青素;体色;皮肤色素;抗氧化性
-
莱氏拟乌贼输卵管腺超显微结构
作者:王峥;刘长琳;金广海;翟介明;林铃生;陈四清
关键词:莱氏拟乌贼;输卵管腺;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
近江牡蛎单体苗种繁育技术
作者:徐帅;任利群;赵春暖;吴玉萍;韩海英;吴彪;于涛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