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中游鳙群体的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沙航 1 ; 罗相忠 1 ; 邹桂伟 1 ; 梁宏伟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鳙(Aristichthys nobilis);长江;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20 年 50 卷 004 期

页码: 12-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长江中游鳙(Aristichthys nobilis)群体的遗传特征,利用12对微卫星引物对长江中游石首、 监利和长沙3个鳙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2个微卫星位点中有8个为高度多态位点,4对为中度多态位点,群体的观察杂合度(Ho)为0.398~0.778,期望杂合度(He)为0.425~0.919,多态含量信息(PIC)为0.371~0.907,3个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95.60%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4.40%来自群体间,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Fst=0.044),石首和监利群体的遗传分化最小(Fst=0.00253),遗传距离最近(d=0.0319),监利和长沙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和遗传距离均最大(Fst=0.02369,d=0.0766).结果表明长江中游三个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长江中游干流群体与长沙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小.

  • 相关文献

[1]长江不同江段青虾的遗传多样性. 傅洪拓,乔慧,李法君,吴滟,龚永生,蒋速飞,熊贻伟,王宁. 2010

[2]长江流域4个野生大眼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程起群,吕浩,逄娇慧,赵金良. 2019

[3]长江流域4个野生大眼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程起群,吕浩,逄娇慧,赵金良. 2019

[4]长江上游小眼薄鳅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 申绍祎,田辉伍,刘绍平,陈大庆,吕浩,汪登强. 2017

[5]长江中游水系鲢和草鱼群体mtDNA遗传变异的研究. 张四明,汪登强,邓怀,余来宁. 2002

[6]长江水系鲢和草鱼遗传结构及变异性的RAPD研究. 张四明,邓怀,汪登强,余来宁. 2001

[7]长江铜鱼种群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陈建武,汪登强,张燕,段辛斌,刘绍平. 2010

[8]长江水系钱草鱼遗传结构及变异性的RAPD研究. 张四明,邓怀. 2001

[9]长江下游鳊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李建林,俞菊华,唐永凯. 2008

[10]鳙目标强度和行为特征的水声学研究. 任玉芹,王珂,段辛斌,阴双雨,李世健,刘绍平,陈大庆. 2011

[11]长江宜昌江段和东洞庭湖鲢、鳙饵料生物组成及季节性变化. 潘文杰,郑永华,高雷,刘绍平,段辛斌,陈大庆. 2017

[12]高密度黄颡鱼—鳙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种群与理化因子的变化研究. 李学梅,朱永久,李昊成,姚建伟,李飞,杨德国. 2015

[13]牙鲆3个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邵长伟,廖小林,田永胜,陈松林. 2009

[14]仿刺参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潘传燕,臧云鹏,廖梅杰,王印庚,荣小军,张正,李彬,陈贵平. 2012

[15]显微介导远缘基因鲤家系的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杜科,闫学春,李超,曹顶臣,周丹,马吉敏,孙效文,赵元凤. 2013

[16]两个人工选择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系统发育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何福玲,凌正宝,肖俊,郭忠宝,钟欢,杨弘,陈文治,唐瞻杨,单丹. 2017

[17]使用微卫星标记评估北部湾长毛对虾增殖放流效果. 刘胜男,孙典荣,刘岩,杨长平,单斌斌,周文礼. 2019

[18]泥蚶G2代快速生长家系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 滕爽爽,方军,邵艳卿,林兴管,柴雪良,肖国强. 2018

[19]不同野生群体与家系养殖翘嘴鳜遗传多样性分析. 成为为,夏儒龙,王青云,曾可为,宋文,危起伟,邓国乔,程颖红. 2020

[20]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黄唇鱼遗传多样性研究. 赵彦花,区又君,温久福,李加儿,周慧.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