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台湾东黑潮主流区近千年来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变化特征与来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越奇 1 ; 宋金明 1 ; 袁华茂 1 ; 李学刚 1 ; 李宁 1 ; 王启栋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稀土元素;物源;形态;沉积物;台湾东黑潮主流区

期刊名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ISSN: 0256-1492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104-1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沉积物AMS14 C定年,研究了近千年来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的稀土元素组成变化特征及赋存形态,探讨了该区近千年来稀土来源。台湾东黑潮主流区近千年来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总量平均为119.82μg/g,低于上陆壳和中国黄土的稀土元素平均含量,与冲绳海槽较为接近;轻重稀土元素比值平均为11.30,明显富集轻稀土,具有明显的陆源属性。研究区沉积物稀土元素对球粒陨石和上地壳标准化配分模式均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且具有弱的Ce正异常。根据定年结果及稀土元素变化特征趋势将柱状沉积物分为3层:0~8.5、8.5~21.5和21.5~30cm,随深度增加稀土元素总量的平均值逐渐增大,轻重稀土元素比值逐渐减小,Ce正异常程度逐渐减弱。稀土元素赋存形态分析表明,La、Ce、Pr、Nd 4种轻稀土元素主要为天然陆源,其他稀土元素受氧化还原环境影响相对较大。稀土元素主要存在于残渣态中,其次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对台湾以东黑潮主流区沉积物中总稀土元素的配分模式起决定性作用,也是造成Ce正异常的关键赋存形态。近千年来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变化与沉积物粒度关系不大,物质来源较为稳定,台湾东部河流输入是研究区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最重要来源,亚洲大陆风尘输送对稀土元素的贡献较小。

  • 相关文献

[1]孟加拉湾中部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 李景瑞,刘升发,冯秀丽,孙兴全,石学法. 2016

[2]西菲律宾海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指示意义. 褚征,胡宁静,刘季花,高剑峰,朱爱美,高晶晶,张辉. 2016

[3]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QDZ03孔稀土元素组成与物源判别. 仇建东,王双,刘健,张勇,孔祥淮. 2016

[4]东海周边中小型河流沉积物锶钕铅同位素组成及其物源示踪意义. 密蓓蓓,刘升发,窦衍光,石学法. 2017

[5]中国东部近海沉积物地球化学:分布特征、控制因素与古气候记录. 石学法,刘升发,乔淑卿,姚政权,刘焱光. 2015

[6]西北太平洋黑潮源区沉积特征及黑潮输入对东海沉积物的影响. 王越奇,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段丽琴. 2018

[7]中国东南入海河流沉积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郭玉龙,杨守业,苏妮,印萍,王中波. 2018

[8]孟加拉湾中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谭龙,刘建国,黄云,Md Hafijur Rahaman Khan,徐政,刘升发,石学法. 2023

[9]长江口临近海域沉积物中Cu和Zn赋存形态的分异及对潜在生态风险的影响. 徐亚岩,柏育材,王云龙. 2017

[10]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V、Cr、Co、Ni的形态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 柏育材,张海燕,郑亮,纪炜炜,阮雯,徐亚岩. 2023

[11]东海近海沉积物铜和锌的活性形态对潜在污染风险的影响. 徐亚岩,柏育材,尹艳娥,平仙隐,王云龙. 2015

[12]渤海湾各形态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徐亚岩,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柏育材. 2011

[13]渤海湾表层沉积物各形态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徐亚岩,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 2012

[14]日本海第四纪沉积记录及其海陆联系的研究进展. 沈兴艳,万世明. 2015

[15]渤海西部表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记录. 蓝先洪,李日辉,王中波,陈晓辉,顾兆峰,徐晓达. 2017

[16]中国东部陆架海底质沉积物环境磁学研究进展. 王双,刘健,李建超,仇建东. 2016

[17]冲绳海槽表层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物源和热液活动的指示. 杨宝菊,吴永华,刘季花,刘焱光,张辉,王小静,李力. 2018

[18]风尘石英在物源示踪和古气候研究中的应用. 朱潇,蒋富清. 2018

[19]2012年秋季黄河口及莱州湾颗粒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白亚之,刘季花,胡利民,乔淑卿,杨刚,徐涛玉,石学法. 2016

[20]16ka以来冲绳海槽中南部沉积物物源演化及其对古气候的响应. 王玥铭,窦衍光,李军,徐景平,蔡峰,温珍河,赵京涛,陈晓辉.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