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白菜型油菜遗传物质渗入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虎满林 1 ; 余青兰 1 ; 尚国霞 1 ; 柳海东 1 ; 赵志刚 1 ;

作者机构: 1.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高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黄油菜;新型甘蓝型油菜;遗传物质渗入;花粉育性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6 年 14 卷 05 期

页码: 1223-122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以甘蓝型油菜"青油14号"(AACC,2n=38)为母本、白菜型油菜"青海大黄油菜"(AA,2n=20)为父本杂交,经连续自交三代获得F_4代44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单株为供试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材料进行遗传物质渗入分析,结果显示:从油菜A基因组特异引物组合中筛选出55对特异性引物,新型甘蓝型油菜中大黄油菜遗传物质平均渗入率23.0%。青海大黄油菜的A组染色体A1-A10遗传物质在新型甘蓝型油菜渗入率在12.2%~32.5%之间不等,平均22.5%。选取42份新型甘蓝型油菜对其花粉育性进行检测,除203-1、203-2两个单株花粉败育外,其余40个单株花粉可染率介于27.4%~96.4%之间。新型甘蓝型油菜单株之间在形态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叶型、株高、花期等可大致分为偏白菜型、偏甘蓝型油菜型,分别占43.2%和56.8%。通过甘白杂交,对新资源进行亲代遗传物质渗入以及花粉育性等相关研究,为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 相关文献

[1]芥白杂交后代芥菜型油菜遗传物质渗入分析. 孙欢,虎满林,赵志刚. 2018

[2]青海大黄油菜的提纯复壮研究. 余青兰. 2007

[3]白菜型大黄油菜自交亲和性初步研究. 唐国永,徐青兰,王瑞生,李钧,杜德志. 2006

[4]新型早熟甘蓝型春油菜恢复系遗传距离及遗传成分与配合力关系. 张晓梅,苗增建,杜德志. 2013

[5]芥甘杂种后代F1和F2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赵彤,谢晋,殷婷,余青兰,才吉巴毛,赵志刚. 2020

[6]甘蓝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分析. 殷婷,虎满林,余青兰,赵志刚.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