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丹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灌浆;数学模型
期刊名称: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ISSN: 1001-0068
年卷期: 1996 年 02 期
页码: 134-1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灌浆过程是籽实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过程。灌浆过程中干物质的累积是“S”型曲线,水分变化呈“抛物线”型。弄清水稻灌浆过程中养分、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对提高籽实灌浆强度,增加千粒重,降低空秕率,促进早熟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寒地水稻绥粳8号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马波. 2011
[2]黑龙江省不同类型土壤水稻施肥模型研究初报. 吴英,魏丹,高洪生,韩晓增. 1992
[3]北方寒地水稻经济施肥上应用数学模型的效果. 魏丹. 1992
[4]玉米籽粒含水量相关因素及育种策略. 王俊强,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浦子钢,韩业辉,于运凯,马波. 2012
[5]黑龙江省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灌浆脱水及产量品质特性. 周颖,张立国,顾万荣,刘晓双,左师宇,曹鑫波,李晶,魏湜. 2017
[6]黑龙江春玉米种植区高产品种籽粒灌浆、脱水特性及产量分析. 戴凌燕,刘玉涛,王宇先,殷奎德,唐呈瑞,迟莉,张树权. 2015
[7]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温度关系研究. 钱春荣,王荣焕,赵久然,于洋,郝玉波,徐田军,姜宇博,宫秀杰,李梁,葛选良. 2017
[8]大豆新品种合丰39高产数学模型研究. 王志新,郭泰,齐宁,张荣昌,胡喜平,吴秀红. 2000
[9]“四单19号”玉米稳产高产技术数学模型的研究. 赵作民. 1997
[10]三江平原已垦沼泽地玉米高产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 张洪全,连成才,王诚,郑天琪,赵桂范,刘峰,贾会彬. 1997
[11]大豆产量预测预控数学模型的研究. 刘志芳. 1991
[12]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在高蛋白大豆施肥中的应用. 李瑞兰,吴艳平,孙文军,宿庆瑞. 2005
[13]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数学模型的初步研究. 郑天琪,王成,连成才,张敬涛. 2000
[14]超声波技术在和牛*荷斯坦杂交牛宰前评定中的应用. 刘文,韩永胜,赵文江,林秀蔚,李伟,黄萌,王德香,陈国旺,沈思思,张洪伟,王亚南. 2022
[15]寒地水稻旱育壮秧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孙世臣,洛育,张凤鸣,白良明,姜树坤,姜辉. 2013
[16]细胞凋亡抑制剂对水稻花培的影响. 吕晓波. 2002
[17]酸化矿质混配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英. 1999
[18]黑龙江省水稻品种耐寒能力评价. 王连敏,王立志,李忠杰,李锐,王春艳,刘功,中本和夫. 2007
[19]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其在水稻育种中应用与展望. 冯延江,王麒. 2007
[20]矿质镁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李晓鸣,王玉峰.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温室微气候模拟与温室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金梁;魏丹;殷大伟;邹国元;张亦涛;丁建莉;王磊;李艳;左强;申慧波;王宇先;王俊强;孙磊;王伟;梁丽娜;孙鑫;王文
关键词:微气候模型;温室作物模型;预测;植物生长;管理
-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根际土壤有机碳结构组分的影响
作者:陈磊;郝小雨;马星竹;周宝库;魏丹;周磊;刘荣乐;汪洪
关键词:有机碳;大豆根际;黑土;13C-核磁共振
-
化学氮肥有机替代条件下黑土DOC荧光光谱特征
作者:张久明;匡恩俊;迟凤琴;刘亦丹;周宝库;夏晓雨;王晓军;孙磊;常本超;魏丹
关键词:黑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溶性有机碳;三维荧光光谱
-
黑土根际土壤有机碳及结构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作者:陈磊;郝小雨;马星竹;周宝库;王爽;魏丹;周磊;刘荣乐;汪洪
关键词:氮;有机碳;有机肥;核磁共振;大豆根际;黑土
-
不同施肥措施对黑土区玉米氮效率及碳排放的影响
作者:张杰;金梁;李艳;赵士诚;徐新朋;魏丹;张丽娟;仇少君;何萍;周卫
关键词:黑土;养分管理措施;玉米;氮肥利用率;碳排放
-
基于荧光光谱技术研究增效肥料对土壤富里酸荧光特性的影响
作者:胡钰;魏丹;李艳;王伟;白杨;金梁;蔡姗姗
关键词:增效肥料;富里酸;腐殖化;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
-
大豆养分管理研究进展与趋势展望
作者:蔡姗姗;孙磊;魏丹;王伟;李玉梅;张久明;王爽;李艳;高中超
关键词:大豆;养分管理;养分利用效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