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贵阳生态条件下不同大豆品种(系)生育期组归属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春杰 1 ; 陈佳琴 1 ; 王璐璐 1 ; 朱星陶 1 ; 谭春燕 1 ; 龚丽娜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料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贵州;生育期组;划分;标准品种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16 年 38 卷 01 期

页码: 40-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指导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引种,本文以分属MGⅠ-MGⅧ的27份北美标准品种为参照,对贵州省主栽品种以及新近选育和引进的品种(系)共23份材料进行生育期组归属研究。通过2011-2014年4年试验,确定23份材料所归属的生育期组在MGⅡ-MGⅤ,其中属MGⅡ的有黔豆4号、黔豆1号、中黄30,属MGⅢ的有黔豆3号和黔豆5号,属MGⅣ的有安豆5号、滇86-5、黔豆2号、黔豆6号、黔豆7号、黔豆8号、黔豆08002、安豆7号、油春06-8、桂春8号、徐豆9号、天隆1号、中黄50、中黄48、中黄42、中黄39、黔豆08014,属MGⅤ的有滇豆7号,大部分试验材料归属于MGⅣ,且划分界限清晰。MGⅡ、MGⅢ界限不明显,归属此2组的材料为模糊分类。本研究结果将为我国大豆生育期组划分的科学化以及不同区域间引种提供依据。

  • 相关文献

[1]贵州大豆种质资源的表型多样性. 杨春杰,陈佳琴,朱星陶,黄建斌,谭春燕,龚丽娜. 2015

[2]贵州112份引进大豆资源的遗传多态性. 杨春杰,陈佳琴,黄建斌,朱星陶,谭春燕,龚丽娜. 2015

[3]贵州省大豆区试品系丰产稳定性分析. 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黄建斌,谭春燕. 2011

[4]贵州间作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 谭春燕,朱星陶,陈佳琴,杨春杰,龚丽娜. 2014

[5]贵州大豆生产、科研现状分析与对策. 於丙军. 2005

[6]AMMI模型在贵州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谭春燕,李振动,朱星陶,陈佳琴,杨春杰,娄利娇,徐熙. 2019

[7]贵州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徐熙,朱星陶,陈佳琴,杨春杰,谭春燕,娄丽娇,龚锡震. 2020

[8]贵州百香果套种大豆栽培模式. 曾帆,沈佳琪,颜培玲,陈楠,马玉华. 2023

[9]小麦行间冬副作物与麦玉豆复种系统生产力的关系. 何元农,何言章,王清华. 1992

[10]西南玉米生态区域划分及品种需求. 陈泽辉. 2016

[11]基于DUS测试的玉米标准品种在贵州地区的表达差异及多样性分析. 李娟,孔德章,焦爱霞,周欢欢,莫远琪,韦启迪,张丽娜,霍可以. 2021

[12]贵州绿肥的发展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陈旭晖. 1999

[13]贵州小麦抗病育种的成就、问题及展望. 龙增栋,何庆才. 2001

[14]喀斯特山区坡耕地水土保持型牧草筛选试验研究. 龙忠富,唐成斌,孟军江,刘正书,莫本田. 2007

[15]贵州旱坡地梯化建设效益研究评价. 熊元,王天生. 1999

[16]小麦品种的白粉病抗性评价. 李文贞,陈天青,黄芳,熊仕俊,何觉民,张立异. 2014

[17]贵州茶叶灰分含量分析. 刘晓霞. 2011

[18]贵州养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顾永芬,杨玉能. 2009

[19]2009年贵州部分引进辣椒品种区域田间试验. 姜虹,苏丹,蓬贵华,王金洪. 2010

[20]建立贵州畜禽品种资源信息共享数据库的作用与意义. 刘辉.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