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纳米碳与氮肥配施对水稻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一丹 1 ; 孙磊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纳米碳;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70-73+79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不施氮肥(CK)、常规施肥(N2)、减施氮肥+纳米碳粉(N1+C)和常规施肥+纳米碳粉(N2+C)4个处理,研究了纳米碳配施氮肥对东北黑土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纳米碳的处理土壤pH值和含水量均显著高于未添加纳米碳的处理,较N2处理土壤pH值平均高2.89%、土壤含水量平均高16.99%;添加纳米碳的处理土壤有机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未添加纳米碳的处理,分别高8.49%、7.49%和23.41%,且养分含量均以N1+C处理最高;土壤总PLFA含量表现为N2+C>N1+C>N2>CK,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和细菌摩尔百分比表现为N1+C>N2+C>N2>CK,真菌和放线菌摩尔百分比表现为CK>N2>N1+C>N2+C。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碳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改变,其中N2+C处理的影响最显著。可见,在农业生产中,纳米碳与氮肥配施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积极作用。

  • 相关文献

[1]肥料增效与控释技术在黑土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孙磊,李一丹,张哲,王爽,刘龙江. 2011

[2]纳米碳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一丹. 2013

[3]长期施肥对农田黑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刘晶鑫,迟凤琴,许修宏,匡恩俊,张久明,宿庆瑞,周宝库. 2015

[4]纳米碳对玉米种子萌发及根系形态的影响. 王佳奇,李丽鹤,孟令波,李淑敏,周宝库. 2013

[5]转基因小黑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海峰,刘岩,康颖,王秋玉. 2014

[6]施用根腐病生防颗粒剂对大豆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许艳丽,张红骥,张匀华,李春杰. 2007

[7]基于Web of Science秸秆还田下土壤微生物研究态势分析. 曾宪楠. 2019

[8]生物炭对东北大豆不同生育期根际黑土环境的影响. 丁俊男,王慧,李鑫,来永才,刘明. 2021

[9]菌槺对土壤含水量、土壤微生物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孟庆英,张春峰,朱宝国,王囡囡,顾鑫,杨晓贺,赵海红,高雪冬,盖志佳,丁俊杰. 2020

[10]DGGE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中的应用. 宋洋,李柱刚. 2010

[11]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产量的影响. 申晓慧. 2014

[12]玉米蛋白粉对大豆根际环境的影响. 张静华. 2010

[13]基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的水稻土土壤微生物研究态势分析. 曾宪楠,孙羽,王麒,宋秋来,梁全喜. 2024

[14]控释尿素与常规尿素不同配施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目、土壤氮素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孟庆英,朱宝国,王囡囡,贾会彬,于忠和,张春峰. 2012

[15]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发展前景. 姜莹. 2010

[16]嫁接对寒地棚室茄子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张军民. 2011

[17]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肥力影响. 孟庆英,于忠和,贾绘彬,朱宝国,王囡囡,张必弦,张娣. 2011

[18]施用根瘤菌对土壤微生物氮素类群数量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孟庆英. 2012

[19]树莓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 杨国慧,于洋,张伟,韩德果,冯宇,王凭,孙兰英. 2013

[20]白浆土机械改良对土壤微生物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孟庆英,贾会彬,张春峰,于忠和,朱宝国,王囡囡.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