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强 1 ; 张允刚 1 ; 后猛 1 ; 唐维 1 ; 闫会 1 ; 马代夫 1 ; 刘亚菊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农业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薯新品种;高胡萝卜素含量;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湖北农业科学
ISSN: 0439-8114
年卷期: 2016 年 55 卷 24 期
页码: 6381-6384
摘要: 徐渝薯35系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和西南大学以渝06-1-2作母本、宁紫薯1号作父本,于2007年通过嫁接诱导开花、有性杂交、单系鉴定、品系比较和多点综合鉴定选育而成。在2014~2015年的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鲜薯产量为36 876.42 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25.69%,胡萝卜素含量达100μg/g·FW(鲜重)。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和胡萝卜素含量高、食味优等特点,2015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鉴定。
- 相关文献
[1]新型蔬菜-叶用甘薯. 马飞. 2004
[2]淀粉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徐薯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欣,谢逸萍,李强,李洪民,张允刚,后猛,唐维,马代夫. 2012
[3]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2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徐海风,杨加银,程保山. 2015
[4]花生新品种苏花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梁长东,李冠喜,杨和川,任立凯,樊继伟,代慧敏,李强,温以斌,李荣花. 2017
[5]菜用甘薯新品种宁菜薯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曾燕楠,程润东,王勇,王庆南. 2014
[6]早熟春玉米新品种苏玉13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薛林,蔡志飞,黄小兰,陈国清,陆虎华. 2002
[7]高产抗病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4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徐海风,杨加银,李曙光. 2018
[8]高产抗病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4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徐海风,杨加银,李曙光. 2018
[9]优质高产中熟中粳稻徐稻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丁成伟,王健康,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赵轶鹏,何弯弯. 2018
[10]优质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资1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吴纪中,吴小有,张巧凤,付必胜,蔡瑾,蔡士宾. 2019
[11]杜鹃花新品种‘蝶舞’的选育及露地栽培应用技术. 刘晓青,苏家乐,李畅,何丽斯,肖政. 2018
[12]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新品种苏粉15号选育及早春栽培技术. 王银磊,赵统敏,余文贵,赵丽萍,杨玛丽,王全智. 2016
[13]紫心甘薯品种宁紫薯1号的选育与应用.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尹晴红. 2008
[14]抗豆象绿豆新品种苏绿5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陈华涛,袁星星,张红梅,刘晓庆,崔晓艳,陈新,顾和平. 2015
[15]紫肉甘薯新品种赣薯1号的选育及应用. 兰孟焦,谢一芝,程春明,赵朝森,黄水金,吴自明,石庆华. 2012
[16]迟熟中粳稻淮稻4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程保山,王健,李刚,王迪,高浩,徐卫军,袁彩勇. 2023
[17]泗棉68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卫军,刘晓飞,孙宝林,崔小平. 2023
[18]高胡萝卜素甘薯品种苏薯2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谢一芝,郭小丁,贾赵东,马佩勇,边小峰. 2015
[19]转基因抗虫棉湘FZ031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匡政成,郭利双,王为,汪保华,丁世勇,陈浩东. 2023
[20]江苏省麦(油)后棉的栽培与育种. 韩世杰,承泓良,狄文枝,张柱汉.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冬瓜产业发展及新品种保护与测试现状
作者:李宜蒙;陈孟强;王晨宇;罗元凯;徐振江;刘亚菊
关键词:新品种保护;冬瓜;DUS测试;问题与对策
-
甘薯茎线虫病复合抗性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作者:闫会;马居奎;李臣;马猛;张艾岑;张成玲;张允刚;李强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病;复合抗性;QTL定位
-
甘薯U6启动子克隆及其转录活性分析
作者:唐维;后猛;宋炜涵;闫会;王欣;李臣;高闰飞;张允刚;李强
关键词:甘薯;U6启动子;克隆;基因编辑;转录活性
-
栽插密度和EBR浓度对甘薯鲜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罗元凯;李染秋;李宜蒙;唐维;刘亚菊
关键词:甘薯;密度;EBR;鲜薯产量;品质
-
六十份甘薯种质资源对基腐病的抗性评价与抗病相关指标分析
作者:韩清宇;程林润;李月红;仇智灵;后猛;楼兵干
关键词:甘薯;种质资源;甘薯基腐病病原菌;抗性评价;抗性指标
-
甘薯块根膨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宋炜涵;后猛;张允刚;李强
关键词:甘薯;块根膨大;代谢物;内源激素;基因
-
新时期水稻新品种保护和DUS测试现状与问题探讨
作者:李阳阳;李剑;周欣兴;荆若男;李丹;孙亚伟;苏一钧;胡婷婷;刘亚菊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保护;DUS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