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嘧霉胺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苗海生 1 ; 余向阳 2 ; 王鸣华 1 ; 刘贤进 2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研究所/农业部食品安全监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嘧霉胺;斑马鱼;急性毒性;生物富集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03 期

页码: 289-2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嘧霉胺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系数。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助剂,配制不同浓度的嘧霉胺溶液,测得嘧霉胺对斑马鱼的LC50为24.9 mg/L,属于低等毒性。在生物富集性试验中,分别设嘧霉胺浓度为0.25、2.50 mg/L,持续暴露时间为8 d,测得生物富集系数(BCF8d)分别为10.49、7.93,属于低富集性农药。

  • 相关文献

[1]消解去除草莓中嘧霉胺残留的方法. 孙立荣,于莉,张存政,刘贤金. 2007

[2]长三角地区果蔬灰霉病病菌对5种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 卢晓雪,聂国嫒,孙海燕,张金凤,陈怀谷,魏利辉. 2018

[3]嘧霉胺与枯草芽孢杆菌B-916协同防治梨黑斑病. 常有宏,刘邮洲,王宏,刘永锋,陈志谊. 2010

[4]嘧霉胺对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毒力及其药效评价. 蔺经,杨青松,李晓刚,盛宝龙. 2009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中嘧霉胺的残留量. 余向阳,骆爱兰,储瑞武,刘天宏,刘贤进. 2004

[6]微囊藻毒素在鲋鱼体内生物富集及其体内的抗氧化反应. 杨静东,胡梁斌,周威,陈健,石志琦. 2009

[7]毒死蜱对锦鲫性腺的影响及其在鱼组织中的富集. 侯方浩,余向阳,赵于丁,王冬兰,刘贤进,黄鹰. 2009

[8]毒死蜱和三唑磷对斑马鱼头部AChE活性影响及在鱼体内的富集. 余向阳,赵于丁,王冬兰,侯方浩,刘贤进. 2008

[9]气质联用测定鱼体内毒死蜱和二嗪农生物富集量. 余向阳,沈燕,侯方浩,王冬兰,刘敏,刘贤进. 2008

[10]毒死蜱和丙溴磷对鲫鱼的毒性效应及其在鱼体中的富集. 夏锦瑜,王冬兰,张志勇,余向阳,黄东林,刘贤进. 2010

[11]亚致死剂量二嗪农对锦鲫的毒性效应及鱼体富集研究. 侯方浩,余向阳,赵于丁,刘贤进,黄鹰. 2009

[12]3种农药亚致死浓度对斑马鱼AChE和EROD活性的影响. 赵于丁,徐敦明,范青海,刘贤进. 2008

[13]10种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 赵于丁,徐敦明,刘贤进,范青海. 2007

[14]一些常用农药对斑马鱼的毒性与安全评价. 赵于丁,王冬兰,来有鹏,刘贤进. 2008

[15]转高赖氨酸融合蛋白基因水稻外源蛋白的消化稳定性和急性毒性. 赵祥祥,胡小兰,唐瑭,陆长丽,刘福霞. 2013

[16]氨糖胶囊的急性和亚急性毒理学评价. 林丽萍,杜芳琼,莫杰明,吕晔,席建红. 2015

[17]镉胁迫对脊尾白虾的毒性效应研究. 薛蓓,张培,李志辉,赵莲,赖晓芳,陈建华,高焕,阎斌伦. 2016

[18]4种水产药物对河川沙塘鳢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刘国兴,郑友,李春宁,彭刚,郝忱,丁淑燕,史杨白. 2019

[19]3种治疗小瓜虫病药物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张世勇,王明华,边文冀,王江,钟立强,陈校辉. 2018

[20]多杀霉素及其混配制剂对蜜蜂和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价. 严海娟,丁悦,吴若函,辛星,郭晓瑜,刘贤金.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