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永辉 1 ; 曹言勇 2 ; 邵强 1 ; 王利锋 2 ; 王浩 2 ; 李晶晶 2 ; 李会勇 2 ;
作者机构: 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玉米;ZmNAP基因;RNAi;抗衰老;滞绿性;千粒重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12 年 41 卷 10 期
页码: 19-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索ZmNAP基因在调控玉米抗衰老及产量性状等方面的作用,根据已知的ZmNAP基因cDNA序列构建玉米Ubi启动子控制下的ZmNAP的RNA干扰载体pTCK303ihpZmNAP,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ZmNAP基因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ZmNAP转基因玉米植株在叶片滞绿、籽粒千粒重等方面较野生型植株(WT)有明显优势,转基因植株比野生型植株千粒重提高15%~30%。ZmNAP基因在玉米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相关文献
[1]小麦子粒黑点病对种子质量的影响. 宋玉立,何文兰. 1999
[2]RNA干扰技术及其在动物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范璐,樊剑鸣,张改平,王爱萍. 2013
[3]甘蓝型油菜Δ~(12)-油酸去饱和酶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 梁会娟,苗丽娟,曹刚强,田保明,陈占宽. 2006
[4]根癌农杆菌介导的fad2 RNA干扰体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梁会娟,曹刚强,苗利娟,田保明,翁海波,黄冰艳,陈占宽. 2007
[5]拟南芥中RING型E3泛素连接酶基因AtGW2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姜颖,曹言勇,路运才,唐保军,王利锋,李会勇. 2011
[6]春季低温对冬小麦穗部发育和粒重的影响. 刘璇,王瑞丽,周伟,方保停,郑宏远,张艳林,詹克慧. 2013
[7]五种类型农药不同剂量与施药时期对麦蚜防治效果及麦粒农药残留的影响. 张登峰,尹姣,武予清,段云,蒋月丽,曹雅忠. 2011
[8]小麦品种资源对子粒黑点病的抗性鉴定. 何文兰,宋玉立,杨共强. 2002
[9]喷洒磷酸二氢钾和杀菌剂对强筋小麦郑麦366千粒重和品质的影响. 吕凤荣,李向东,季书勤,王汉芳,张德奇. 2011
[10]河南省小麦品种(系)粒重相关基因等位变异的鉴定与分析. 董海滨,任伟,韩留鹏,昝香存,赵明忠,王松峰,高崇,张煜. 2024
[11]小麦田间测产和实际产量转换系数实证研究. 李向东,吕风荣,张德奇,杨程,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岳俊芹,马富举,秦峰. 2016
[12]Map-Based Cloning of zb7 Encoding an IPP and DMAPP Synthase in the MEP Pathway of Maize. Lu, Xiao-Min,Hu, Xiao-Jiao,Zhao, Yuan-Zeng,Song, Wei-Bin,Zhang, Mei,Chen, Zong-Liang,Chen, Wei,Dong, Yong-Bin,Lai, Jin-Sheng,Lu, Xiao-Min,Hu, Xiao-Jiao,Zhao, Yuan-Zeng,Song, Wei-Bin,Zhang, Mei,Chen, Zong-Liang,Chen, Wei,Dong, Yong-Bin,Lai, Jin-Sheng,Lu, Xiao-Min,Wang, Zhen-Hua,Zhao, Yuan-Zeng. 2012
[13]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问题及对策. WANG Zhen-hua,王振华,ZHANG Xin,张新,ZHANG Qian-jin. 2008
[14]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YANG Yong-hui,杨永辉,WU Ji-cheng,武继承. 2014
[15]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2010
[16]玉米冠层光谱在农学参数上的应用研究. 赵巧丽,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郑国清,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乔淑,冯晓. 2007
[17]玉米杂交种郑单14号(豫玉18号)选育. 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张新. 2000
[18]播期对玉米早代自交系田间抗病性表现的影响. 张新,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 2000
[19]玉米冠层光谱在农学参数上的应用研究. 郑国清,赵巧丽,乔淑,冯晓. 2007
[20]洋葱-西瓜-辣椒-玉米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常高正,王志勇,黄俊喜,康有亮.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茎腐病致病菌全基因组分泌蛋白预测与分析
作者:曹言勇;张立立;李慧敏;韩胜博;侯梦薇;段灿星;施艳;张新友
关键词:玉米;九州镰孢菌;生物信息学;分泌蛋白
-
玉米杂交群体产量性状及其特殊配合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马娟;曹言勇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特殊配合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不同玉米单倍体诱导系杂交组合F1诱导率的评价
作者:杨继伟;王利锋;李晶晶;王浩;贾腾蛟;李会勇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率;杂种优势
-
基于改进YOLO v7-tiny的玉米种质资源雄穗检测方法
作者:马中杰;罗晨;骆巍;王利锋;冯晓;李会勇
关键词:种质资源;玉米雄穗;目标检测;无人机;可见光影像;YOLO v7-tiny
-
玉米应用核心种质的构建与应用
作者:李永祥;李会勇;扈光辉;刘旭洋;李春辉;张登峰;黎裕;王天宇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核心种质;应用核心种质;育种应用
-
玉米杂交种表型全基因组预测分析
作者:马娟;曹言勇;王延召
关键词:玉米;基因组选择;加性模型;加-显性模型;杂交种预测
-
玉米子粒氮浓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王利锋;王浩;周柯;杨继伟;曹言勇;李晶晶;贾腾蛟;李会勇
关键词:玉米;子粒;氮浓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