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小兰 1 ; 刘晓津 1 ; 李一聪 1 ; 方志伟 1 ; 彭小江 1 ; 钟旎 1 ; 黄春梅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粤引85-38;最适栽培密度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0 年 37 卷 03 期
页码: 50-52+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栽培密度是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的主要因子之一。为探寻冬种马铃薯主栽品种粤引85-38在广东的最适栽培密度,完善其商品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通过比较6种不同栽培密度下(株距分别为18、20、22、24、26、28cm)粤引85-38的不同产量和商品薯率,发现其在广东冬种的最适栽培密度为株距20~24cm。
- 相关文献
[1]广东冬种马铃薯粤引85-38品种密度试验. 李小波,方志伟,李一聪,彭晓江,黄春梅,张小兰,吴晓燕,刘晓津. 2010
[2]不同播期对惠东冬种马铃薯农艺经济性状和病害发生的影响. 张小兰,刘晓津,赖玉嫦,何琴,李小波,安康,方志伟. 2015
[3]广东冬种马铃薯商品化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集成. 方志伟,刘晓津,李一聪,陈家旺,张小兰. 2008
[4]广东冬种马铃薯不同肥效试验. 刘晓津,方志伟,李一聪,张小兰,彭晓江,黄春梅,钟旎. 2010
[5]不同钾肥用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品质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黄继川,彭智平,于俊红,吴雪娜,杨林香,林志军. 2014
[6]不同氮肥用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黄继川,彭智平,于俊红,吴雪娜,林志军,杨林香. 2014
[7]广东省冬种马铃薯不同类型地膜覆盖降解效果与作物生产力研究. 杨明愈,刘计涛,李成晨,李小波,胡新喜. 2024
[8]不同镁肥用量对冬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黄继川,彭智平,于俊红,林志军,吴雪娜,杨林香. 2014
[9]广东冬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李小波,安康,方志伟,何琴,张小兰. 2013
[10]“薯-稻-稻”轮作模式下双季稻施肥减量研究. 李小波,刘晓津,赖玉嫦,索海翠,王丽,安康. 2016
[11]广东冬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初报. LI Xiaobo,李小波,An Kang,安康.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时期农业科研院所学科领域调整和布局的思考-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作者:陈道明;张小兰;兰可可;崔静;王川;陈水渐;陈琴苓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学科;学科建设;学科调整;科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经济作物替代薯稻三熟制早稻对肥料利用、土壤养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李小波;索海翠;赖玉嫦;罗焕明;邓勇兵;安康;李成晨;刘晓津
关键词:经济作物;种植效益;生育期;产量
-
广东省冬种马铃薯施肥现状调查与施肥对策
作者:李成晨;安康;索海翠;刘晓津;李小波
关键词:广东省;马铃薯;施肥;化肥;产量
-
肇实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作者:王继华;黎俊荣;蔡时可;邓沛飞;钟春燕;刘晓津
关键词:肇实;转录组分析;基因注释;EST-SSR
-
肇实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王继华;黎俊荣;蔡时可;邓沛飞;钟春燕;刘晓津
关键词:肇实;转录组分析;基因注释;EST-SSR
-
植物花色苷的研究进展
作者:单建伟;刘晓津;索海翠;安康;罗焕明;王丽;李小波
关键词:花色苷;稳定性;提取;生物活性;分子标记
-
我国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研究进展
作者:安康;李小波;索海翠;刘晓津;方志伟;张小兰;王丽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群体结构;交配型;生理小种;甲霜灵抗性;分子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