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夏季和冬季南黄海浮游动物分布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学超 1 ; 黄瑛 2 ; 穆希岩 2 ; 朱丽岩 2 ; 卜亚谦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农业部渔业遥感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农业部渔业遥感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农业部渔业遥感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关键词: 南黄海;浮游动物;时空分布;丰度;生物量;群落聚类

期刊名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2-5174

年卷期: 2018 年 S1 期

页码: 50-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根据2015年8月(夏季)和2016年1月(冬季)南黄海海域的调查资料,研究了该海域夏冬两季浮游动物的时空分布。结果如下,两季样品共鉴定出103种浮游动物,夏季种类数(96种)>冬季(45种)。夏季优势种数为3种,冬季为6种。夏季和冬季浮游动物丰度均值分别为17 835.8和1 856.3ind/m~3,生物量均值分别为2 334.2和910.4mg/m~3。PRIMER5.2软件相似性分析表明:夏季,相似性在51.89%~56.07%时,可以将各站位划分为5个群落;冬季,相似性在59.91%~65.82%时,可划分为3个群落。相似性聚类分析时,按属或按科进行统计与按种进行统计相比产生的数据损失分别约为6%和10%。浮游动物总种数减少时,按更高阶元进行聚类所产生的数据损失也会减少。

  • 相关文献

[1]东海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时空分布. 杨杰青,全为民,史赟荣,王云龙. 2018

[2]连江浮游动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布. 高原,赖子尼,李捷,王超,曾艳艺,刘乾甫,杨婉玲. 2013

[3]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生态特征. 方良,李纯厚,杜飞雁,贾晓平,张伟. 2010

[4]海南西北部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杨杰青,欧阳珑玲,史赟荣,晁敏,袁琪,王云龙. 2019

[5]基于ZooScan图像技术的南黄海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分析. 代鲁平,李超伦,王世伟,王延清,张芳. 2016

[6]南黄海浮游动物主要种类数量分布年间比较. 陈峻峰,左涛,王秀霞. 2013

[7]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研究. 陈学超,朱丽岩,黄瑛,巩文静,郝雅. 2017

[8]初夏南黄海浮游动物功能群丰度年际变化. 时永强,孙松,李超伦,张光涛. 2016

[9]酸性河流中浮游动物群落分析. 高原,赖子尼,庞世勋,杨婉玲,王超,曾艳艺. 2012

[10]东海有尾类数量分布. 徐兆礼,张凤英,王云龙. 2006

[11]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介形类的分布与季节变化. 陈华,徐兆礼. 2009

[12]东海近海浮游多毛类数量分布与环境关系. 黄梅玲,徐兆礼. 2008

[13]冬、春季黄海南部沿岸水域浮游动物. 陈佳杰,徐兆礼,陈雪忠. 2008

[14]大亚湾海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变化特征. 杜飞雁,上海水产大学,李纯厚,廖秀丽,贾晓平,王雪辉. 2005

[15]胶州湾浮游动物的时空分布. 黄凤鹏,孙爱荣,王宗灵,杨玉玲,黄景洲. 2010

[16]热带西太平洋浮游纤毛虫的垂直分布. 王超锋,赵丽,赵苑,李海波,陈雪,张珊,张武昌,肖天. 2016

[17]渤海湾近岸海域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于莹,周锋,房恩军,郭彪,张博伦,张武昌. 2018

[18]春季和夏季渤海湾近岸海域大型砂壳纤毛虫的群落结构. 于莹,马玉艳,陈卫,王群山,张武昌. 2016

[19]2013年夏威夷东南部海区表层砂壳纤毛虫的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 王超锋,李海波,张武昌,赵丽,赵苑,肖天. 2016

[20]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鱼类群落多样性分析. 黄吉万,孙典荣,刘岩,刘胜男,单斌斌,杨长平,李腾.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