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中国对虾家系幼体对氨氮和pH值的耐受性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何玉英 1 ; 李健 2 ; 刘萍 2 ; 黄付友 1 ; 王清印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对虾;家系;氨氮;pH

期刊名称: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2-5174

年卷期: 2008 年 38 卷 05 期

页码: 79-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建立中国对虾家系,对建立的20个家系幼体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进行抗氨氮和pH值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时间中国对虾家系对氨氮和pH值的耐受性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24,48和72 h对氨氮耐受性的平均半数致死值分别为62.15,30.31和15.60 mg/L,对pH值耐受性的平均半数致死值分别为9.99,9.41和9.12。以平均LD50值为评价指标,综合24,48和72 h各家系对氨氮和pH的耐受性,最终筛选出对氨氮耐受性最强的家系8个,对pH值耐受性最强的家系10个,对氨氮和pH值耐受性均较强的家系7个,为构建中国对虾抗逆基础群体,开展中国对虾抗逆新品系的选育工作提供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13个斑节对虾家系的生长及抗氨氮特性比较. 孙苗苗,黄建华,杨其彬,周发林,温为庚,陈旭,江世贵. 2011

[2]不同环境条件下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和免疫酶活性差异. 杨其彬,王专伟,周发林,温为庚,苏天凤,邱丽华,黄建华. 2013

[3]斑节对虾家系氨氮耐受性的比较. 黄建华,李永,杨其彬,苏天凤,朱彩艳,江世贵. 2012

[4]中国对虾家系水平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孟鹏,刘晓敏,王伟继,孔杰,李晓静,王清印. 2008

[5]pH与氨氮对黄颡鱼幼鱼生长与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崔平,强俊. 2018

[6]“黄海1号”中国明对虾抗逆性状SRAP标记. 陈华增,李健,王清印,何玉英,李吉涛,戴芳钰,王学忠. 2011

[7]4种环境源性胁迫对异育银鲫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单娜,林听听,来琦芳,李功政,周凯,厉成新,仲启铖,马庆男,么宗利,刘进红. 2017

[8]碳酸盐碱度、pH对中国对虾幼虾的致毒效应. 房文红,王慧,来琦芳. 2000

[9]过饱和氧条件下亚硝酸盐和氨氮对大菱鲆的急性毒性效应. Qu Keming,曲克明,Xu Yong,徐勇,Ma Shaosai,马绍赛. 2008

[10]复合垂直潜流湿地污染物去除效果的研究. 朱培瑜,许晶,李冰. 2020

[11]中国对虾“黄海2号”人工感染WSSV病毒的定量检测. 孟宪红,孔杰,罗坤,栾生,张天时,张庆文. 2009

[12]对虾工厂化养殖和土池养殖溶解氧消耗研究. Liu Haiying,刘海英,Qu Keming,曲克明,Li Jian. 2008

[13]渤海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海蜇放流状况与效果. YANG Wen-bo,杨文波,LI Hui-qin. 2010

[14]诺氟沙星2种不同给药方式在中国对虾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 孙铭,李健,张喆,王静凤. 2010

[15]中国对虾不同发育阶段肝胰腺、卵巢及血淋巴中孕酮和雌二醇含量的变化. 蔡生力,杨丛海,赵维信,李德尚. 2000

[16]从野生到家养——中国对虾养殖发展述评. 王清印. 2014

[17]不同饲料蛋白水平下斑节对虾家系生长和存活的比较研究. 姜松,黄建华,林黑着,杨其彬,周发林,邱丽华,苏天凤,江世贵. 2013

[18]牙鲆回交、全同胞近交及其亲本家系的微卫星研究. 王磊,陈松林,田永胜,邓寒. 2011

[19]不同模型估计牙鲆家系间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比较分析. 刘永新,刘海金. 2010

[20]雌核发育牙鲆家系的生长比较和形态分析. 石宇光,刘海金,刘永新.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