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印志同 1 ; 薛林 1 ; 邓德祥 2 ; 卞云龙 2 ; 陈国清 1 ; 陆虎华 1 ; 黄小兰 1 ; 石明亮 1 ; 杨水英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扬州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4 年 17 卷 05 期

页码: 563-56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主成分值为基础,通过动态聚类分析,结合血缘追踪,将110个玉米自交系划分为5大类群:ReidYellowDent、Lancaster、唐四平头、旅大红骨及其它类群。自交系的血缘和聚类分析划分的类群有紧密联系,但并不绝对;不同类群自交系间的遗传差异大,杂种优势强,配置杂交组合时,应尽量在不同类群间选配亲本。同时,也对聚类方法进行了讨论,为其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作了有益探索。

  •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2]粳稻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沈锦根,王玉娟. 2007

[3]抗虫棉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邢建美,黄昭平. 2008

[4]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差异性研究. 卢必慧,于堃,孙锐. 2016

[5]10个糯玉米自交系育种潜力分析. 张振良,薛林,黄小兰,赵俊宇,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周广飞,石明亮. 2017

[6]22个玉米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和动态聚类分析. 倪正斌,朱俊凯,王陈燕,孙红芹,万林生,孙明法. 2017

[7]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8]玉米选系窄基础材料组配规律的初步研究. 石明亮. 1997

[9]玉米粗缩病改良新抗源T877的抗性评价. 薛林,陆虎华,彭长俊,孙传星,陈小晖,李波. 2010

[10]5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陈坚剑,梁长东,王军. 2011

[11]玉米自交系YJ7不同密度下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 张振良,陆虎华,陈国清,郝德荣,吴嘉点. 2015

[12]几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 蔡志飞,陆虎华,陈国清,薛林,黄小兰. 2001

[13]玉米抗锈病自交系种质的发掘与评价. 冒宇翔,薛林,王莉萍,陈国清,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周广飞,张振良,赵浚宇,郝德荣. 2017

[14]玉米抗茎腐病种质筛选及杂种优势群划分. 吴强,徐红艳,陈光,冒宇翔,薛林,郝德荣,陈国清,张振良,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周广飞. 2018

[15]优良玉米自交系苏951的配合力分析及应用. 袁建华,孟庆长,陈艳萍,张彦兵. 2009

[16]玉米自交系灰斑病抗性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欧杨虹,张振良,吴永升. 2016

[17]数量遗传学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石明亮,薛林,程玉静,胡加如,陈国清,黄小兰,陆虎华,郝德荣,冒宇翔. 2012

[18]授粉品种对绿宝苹果坐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燕,张志晓,江文,张婷,曾丽蓉,郑鑫,骆建霞. 2018

[19]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 杨四军,张恒敢,顾克军,李德民,袁建,王复芹,庄焕信. 2003

[20]不同砧木对小果型西瓜苏梦6号的嫁接适宜性评价. 白甜,许文钊,刘欣,程瑞,罗德旭,刘璐,徐兵划,顾妍,黄大跃,张雪莲,尹莲,孙玉东.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