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长期和短期减施磷肥对华南双季稻产量与磷肥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潘俊峰 1 ; 刘彦卓 1 ; 梁开明 1 ; 黄农荣 1 ; 彭碧琳 1 ; 傅友强 1 ; 胡香玉 1 ; 钟旭华 1 ; 李妹娟 1 ; 胡锐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双季稻;产量;磷肥利用效率;磷平衡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241-2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短期和长期试验相结合,研究减施磷肥对水稻产量和磷肥利用的影响。短期试验设置常规基施磷肥(P1)、磷肥减半基施(P2)和磷肥减半且基肥和穗肥各50%施用(P3)3个处理,以常规稻粤晶丝苗2号和杂交稻晶两优华占为供试材料,进行早晚两季试验;长期定位试验包含不施磷(M0)和常规施磷(M1)2个处理,采用9年18季试验数据。短期试验结果表明,磷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与转运、磷素积累量与利用等性状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1、P2和P3处理间土壤总磷和可溶性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并且田面水总磷和可溶性磷含量在全生育期内无显著差异。P1、P2和P3处理的磷素盈亏率分别为8.7%、-35.3%和-31.8%,P1处理可达到土壤磷素表观平衡。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表明,M0处理的产量随种植季节数增加而下降,3年6季内M0与M1处理产量相当。根据目前稻田土壤磷含量情况,在生产上3年内磷肥减半施用,既不影响水稻产量,又可降低稻田磷素损失风险,是兼顾产量和环保的技术方案。

  • 相关文献

[1]高磷土壤减量施磷对果蔗磷肥利用效率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吴启华,陈迪文,周文灵,敖俊华,黄莹,黄振瑞,李爽,孙东磊. 2021

[2]有机替代配方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吴腾飞,邓婷,李泽钰,曾招兵,张木,李海锋. 2024

[3]"双季稻+"种植模式在南方双季稻区推广的SWOT分析及对策. 何浩,黄庆,伍龙梅,张彬,何瑞毓,黄海鹏,林鸿生,王天平. 2021

[4]华南稻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CH_4和N_2O排放特征. 易琼,唐拴虎,逄玉万,黄旭,黄巧义,李苹,付弘婷,杨少海. 2014

[5]华南双季超高产水稻抽穗期理想株型结构研究. 陈友订,万邦惠,张旭. 2005

[6]开放式增温对华南双季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杨陶陶,邹积祥,伍龙梅,包晓哲,江瑜,张楠,张彬. 2023

[7]华南籼稻品种(系)稻米食味性状对施氮量的响应. 张兰兰,刘迪林,马晓智,霍兴,孔乐,柳武革,王丰. 2023

[8]双季稻施磷效果的差异. 黄振雄. 1991

[9]对华南双季稻作区一种水稻株型模式的研究. 高云,涂从勇. 2002

[10]双季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应用效果试验初报. 李锐,潘明波. 2000

[11]有机肥与石灰配施对华南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 黄建凤,吴腾飞,叶芳,张木,逄玉万,吴昭云,肖勇,吴永沛,付弘婷,李苹. 2024

[12]大中微量元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综合研究. 周少川. 2002

[13]鸡粪对蔬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姚丽贤,周修冲,陈婉珍. 2004

[14]果树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张规富,张秋明,易干军. 2003

[15]贡柑不同中间砧比较试验. 吴文,马培恰,唐小浪,黄永敬,李健强,姚金明. 2006

[16]红麻品种叶片形态、生理特性与产量关系研究. 梁肇均,宋佩文. 1997

[17]钾对龙眼产量和品质的品质的影响. 张发宝,陈建生. 1997

[18]东莞市“123种植模式”一季中晚稻试验初报. 陈自辉,黄辉祥,戴建章,尹前卫,古国强,彭国平,周少川,李康活. 2006

[19]钾肥类型对菜心(菜薹)生长、细胞保护酶和内源激素的影响. 黄旺平,康云艳,杨暹,赵普艳,张晓艳,叶珺琳,李仕芳. 2015

[20]广紫薯1号不同生育期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陈景益,房伯平,符史立,邓彩联,安康.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