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可小丽 1 ; 李庆勇 2 ; 黄秋标 2 ; 王淼 1 ; 衣萌萌 1 ; 刘志刚 1 ; 卢迈新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2.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
关键词: 罗非鱼;鱼菜共生;鱼腥草;16S rRNA;生物浮床;微生物群多样性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22 年 46 卷 009 期
页码: 1604-16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罗非鱼-鱼腥草共生系统中鱼草不同配比对池塘水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实验构建了相同池塘覆盖面积不同鱼腥草种植密度(350、450、600和0 g/m2)(M1)和相同种植密度不同池塘覆盖面积占比(5%、10%、15%和0%)(M2)的两种养殖模式.通过在以上两种模式养殖条件下,研究各组对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以及水体和鱼体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探讨了罗非鱼-鱼腥草池塘共生系统中鱼草的相对最佳搭配比例.结果显示,在M1实验模式下,不同密度组鱼腥草浮床均能显著改善养殖水体氨氮(NH4+-N)、亚硝氮(NO2–-N)、硝酸氮(NO3–-N)、总氮(TN)、总磷(TP)、正磷酸盐(PO43–-P)等水质指标,且在3个月养殖周期内,初始种植密度为450 g/m2的鱼腥草浮床组与350和600 g/m2实验组相比,效果相对更加稳定.16S rRNA V4区的高通量测序分析显示,M1模式下各组鱼腥草均能显著优化鱼体肠道和水体的菌群结构,并增加菌群多样性,且养殖时间越长,优化效果越明显.相同月份中,实验组450和350 g/m2比600 g/m2优化效果相对更稳定.在不同月份下,环境变化对罗非鱼肠道及水体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大于鱼腥草浮床对养殖水体的影响.在M2实验模式中,各组鱼腥草浮床均能显著净化罗非鱼养殖池塘水质,其TN、TP、NH4+-N、NO2–-N、NO3–-N和PO43–-P等均呈曲线变化.研究表明,在该养殖周期内,鱼腥草覆盖面积为10%的实验组对养殖水体NH4+-N、NO3–-N、TN、TP以及PO43–-P等指标的净化效率较实验组5%和15%稳定.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覆盖面积鱼腥草浮床均能增加养殖水体和鱼体肠道的微生物多样性,相对而言,10%覆盖面积组的效果更稳定.此结果为完善罗非鱼-鱼腥草共生养殖模式的鱼草配比提供了数据支撑.
- 相关文献
[1]生物浮床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概况. 李志斐,王广军,陈鹏飞,李小艳,谢骏. 2013
[2]浮床栽培鱼腥草对吉富罗非鱼胆汁液中八种免疫因子的影响. 郑尧,邴旭文,裘丽萍,范立民,宋超,孟顺龙,李丹丹,张聪,胡庚东,吴伟,徐跑,陈家长. 2016
[3]浮床栽培鱼腥草对吉富罗非鱼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 郑尧,胡庚东,裘丽萍,赵志祥,宋超,范立民,孟顺龙,徐跑,陈家长. 2017
[4]鱼-菜共生养殖模式对罗非鱼生长性能、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 刘邦辉,方彰胜,丁悦秀,乔宝成,李健鹏,王广军. 2021
[5]淡水池塘4种生态沟渠净化效果研究. 顾兆俊,刘兴国,程果锋,朱浩. 2020
[6]一种箱式生物浮床处理养殖排放污水技术. 顾兆俊,刘兴国,车轩,朱林. 2014
[7]鱼菜共生综合生产系统的研究进展. 宋红桥,管崇武. 2018
[8]现代鱼菜共生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刘爽,安诗琦,严子微,王璐瑶,付小哲,张鹏. 2020
[9]鱼菜共生系统中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矿化应用. 蒋金辰,徐琰斐,单建军,张宇雷,高霞婷. 2024
[10]不同生长阶段的芹菜与生菜的净水能力比较. 高霞婷,宋红桥,张海耿,倪琦,张宇雷. 2021
[11]鱼菜共生技术及系统工程研究. 张明华,丁永良,杨菁,王祖钧,张旭. 2004
[12]3种罗非鱼养殖模式对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李丹丹,孟顺龙,陈家长. 2015
[13]生菜在鱼菜共生立体种养殖系统中的水质净化效果. 魏东,张植元,胡佳祥,谷兵,范泽,王雄延,陈娇. 2022
[14]菜-鱼复合设施种养系统构建与运行试验分析. 徐琰斐,单建军,顾川川,高霞婷,张宇雷,倪琦. 2023
[15]草鱼养殖模式对气单胞菌属细菌群落影响分析. 徐先栋,付辉云,欧阳敏,万国湲,饶毅,黄江峰,周智勇,刘礼辉. 2021
[16]不同磷酸二氢钾添加量对鱼菜共生系统水质及鱼菜生长的影响. 徐琰斐,顾川川,高霞婷,倪琦. 2022
[17]鱼菜共生系统氮、磷利用效率研究现状和展望. 蒋金辰,高霞婷,徐琰斐,单建军,张宇雷. 2022
[18]鱼菜共生发展历史、典型模式与发展趋势. 徐琰斐,张宇雷,顾川川,刘晃,倪琦. 2020
[19]鱼菜共生系统设计构建及运行效果分析. 顾川川,徐琰斐,高霞婷,张海耿. 2023
[20]施氏鲟抗氧化中草药方剂的筛选. 王荻,刘红柏,廉超,罗添允.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尼罗罗非鱼MYF6基因SNP位点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作者:高风英;佟延南;刘志刚;曹建萌;王淼;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肌源性因子6(MYF6);SNP;双倍型;生长性状
-
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量化方法研究-以长江中游干流平水期为案例
作者:杨海乐;许兰馨;周琼;刘志刚;吴金明
关键词:环境DNA监测;空间分辨率;可信度与覆盖度;流域生物信息流;流域生态学
-
POU1F1基因SNP位点与尼罗罗非鱼体质量和形态性状的相关性
作者:高风英;佟延南;曹建萌;刘志刚;王淼;衣萌萌;可小丽;卢迈新;朱海
关键词:尼罗罗非鱼;POU1F1;SNPs;双倍型;体质量;形态性状
-
罗非鱼混养对广西三江传统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环境及其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王淼;莫洁琳;韦领英;莫航;杨世宇;衣萌萌;范梓健;张紫玥;卢迈新
关键词: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罗非鱼;鲤;水体;底泥;菌群;高通量测序
-
鳜鱼小体积网箱高密度驯饲技术
作者:汪福保;孙成飞;程光兆;董浚键;叶志杰;王淼;卢迈新;叶星
关键词:
-
海淡水养殖中华鲟免疫特性的比较
作者:陈雪卉;冷小茜;罗江;杜浩;刘志刚;乔新美;熊伟;危起伟
关键词:淡水养殖;海水养殖;血液生理生化;免疫组织;中华鲟
-
温度对摄食配合饲料翘嘴鳜胃排空速率的影响
作者:汪福保;董浚键;孙成飞;王淼;程光兆;卢迈新;叶星
关键词:翘嘴鳜;胃排空时间;鱼规格;温度;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