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厦门海域放流中华鲟的迁移和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成友 1 ; 杜浩 2 ; 刘猛 2 ; 危起伟 2 ; 张辉 2 ; 吴金明 2 ; 刘志刚 2 ; 沈丽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卫星遥测;标志回捕;迁移;分布;海区;中华鲟

期刊名称: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ISSN: 1674-7232

年卷期: 2016 年 46 卷 03 期

页码: 294-3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10~2013年,在厦门九龙江口共标志放流了258尾4~12龄中华鲟(全长142~210 cm),其中13尾个体使用了弹出式卫星档案标志(MK 10-PAT).放流后共收集到21尾个体误捕信息以及10尾卫星标志个体的迁移和分布位点信息,结果显示,中华鲟分布位点主要位于中国沿海大陆架水域,集中分布位点为厦门至舟山群岛之间的近海区.除3尾个体离岸距离为350,41和29 km外,其余个体与海岸线距离均在15 km范围内;从分布纬度来看,向南迁移的纬度范围为1.366°,到达南海海域,向北最远迁移的纬度范围为14.539°,到达朝鲜东部海域,纬度跨度为15.905°.沿大陆架的直线迁移距离和速度分别为449/378 km(卫星标志/回捕个体,范围=11~2205/3~1488 km)和0.18/0.18 km/h(卫星标志/回捕个体,范围=0.03~0.73/0.02~1.07 km/h),卫星遥测中华鲟与回捕中华鲟的迁移速度和迁移距离均没有显著性差异.1尾卫星标志中华鲟的详细迁移监测结果表明,该尾鱼放流后134 d共完成了2205 km距离的迁移,平均迁移速度为0.52 km/h(范围=0.23~7.53 km/h).中华鲟的栖息水温和栖息水深分别为22.8℃(范围=17.2℃~29.5℃)和22.19 m(范围=11.25~32.25 m).中华鲟的海区迁移和分布与水温、盐度、水深和饵料等环境因素有关.研究结果有助于弄清中华鲟在海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迁移速度,为后期深入研究中华鲟在海区的生境选择特征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也为该物种的海洋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南极磷虾中氟含量迁移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李芹,刘欢. 2021

[2]黄河口西南侧潮下带中国对虾放流迁移跟踪. 左涛,左明,王俊,张家旭,陈瑞盛,孙坚强. 2021

[3]人工标志放流中华鲟幼鱼的降河洄游. 杨德国,危起伟,王凯,陈细华,朱永久. 2005

[4]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要点. 李卓佳,陈康德,张庆,杨莺莺. 1999

[5]人工繁殖真鲷苗种标志放流理论基础研究. 张彬,李继龙,杨文波,王晓梅,黄瑛,沈公铭. 2010

[6]大亚湾黑鲷标志放流及回捕率调查. 刘岩,杨长平,单斌斌,孙典荣,刘胜男,李腾,刘蔓婷,谢啟健. 2019

[7]人工培育大头鲤幼鱼放流杞麓湖后的初期迁移特征. 朱挺兵,胡飞飞,龚进玲,杜红春,杨德国,吴兴兵,李学梅,孙昳,刘开润,梁用本,黄哲参. 2022

[8]象山港熊本牡蛎幼体分布、附着及生长的空间格局. 姜伟,王桃妮,陈帅,孙兆跃,范瑞良,李楠楠,李雪英,全为民. 2020

[9]中国淡水养殖品中污染物和药物的迁移转化机制与安全控制策略. 宋超,胡庚东,孟顺龙,范立民,裘丽萍,刘颖,陈家长. 2017

[10]羟基多氯联苯在小鼠体内的蓄积及迁移特征. 王梦圆,张龙飞,吴迪,方长玲,迟海,顾润润,王媛,席寅峰,李思曼,史永富. 2022

[11]典型污水处理厂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特征、迁移及负荷研究. 周鹏,于慧娟,赵建华,蔡友琼,刘莉莉. 2016

[12]葛洲坝下游中华鲟产卵场地形分析. 张辉,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危起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杨德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杜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陈细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张慧杰,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2006

[13]水温对中华鲟幼鱼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冯广朋,庄平,章龙珍,刘鉴毅,张涛,黄晓荣. 2010

[14]长江口中华鲟幼鱼数量与长江年径流水文状况之间的关系——论江水含沙量的重要性. 张辉,危起伟,杜浩. 2010

[15]中华鲟自然繁殖发生与水文状况适合度之间的关系. 张辉,危起伟,杜浩,刘志刚,沈丽. 2010

[16]中华鲟子二代规模化繁育技术研究. 冷小茜,杜浩,乔新美,刘志刚,熊伟. 2018

[17]两种珍稀濒危鱼类——中华鲟和长江鲟血液生化指标的研究. 张书环,张晓雁,冷小茜,杜浩,吴金平,阮瑞. 2018

[18]中华鲟保育在海洋馆. 张艳珍,胡维勇,危起伟,栾刚,杨道明,王喆琛. 2018

[19]人工养殖中华鲟后备亲鱼摄食和生长的周年变化. 郑跃平,刘健,徐嘉楠,倪春华,范厚勇,崔百惠,吴建辉,陈锦辉. 2018

[20]中华鲟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孙丽婷,赵峰,张涛,庄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