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表型性状的叶用莴苣资源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魏仕伟 1 ; 杨华 1 ; 张前荣 1 ; 陈海荣 1 ; 罗利军 1 ; 龙萍 1 ;

作者机构: 1.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

关键词: 叶用莴苣;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6 年 17 卷 05 期

页码: 871-8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从国内外引进的153份叶用莴苣种质资源的15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系统鉴定,主要包括叶片性状、植株性状、抽薹开花时间等。结果表明:15个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8.98%,其中叶缘变异系数最大(49.85%),开花期的最小(7.05%)。15个表型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08,抽薹期(1.41)、叶形(1.56)、株高(1.39)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较大,叶裂刻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0.3)。通过SAS对这些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将153份材料分为4组群,结果表明第l I和IV组群包含资源60和65份,其余组群包含材料较少。总体来讲叶用莴苣资源型性状的变异程度和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具有丰富的变异程度和多样性。

  • 相关文献

[1]上海地方豇豆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黄志午,阎君,孟恒宇,潘路招,朱为民. 2025

[2]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氟吡菌胺及其代谢物和霜霉威在叶用莴苣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唐红霞,黄佳庆,孙强,温广月,董茂锋,王伟民. 2021

[3]不同育苗基质对叶用莴苣(L.sativa var.crispa L.)苗生长的影响. 龚繁荣. 1997

[4]红光补充UV-A对叶用莴苣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的调控效应. 田原源,查凌雁,王座祺,段逸文,魏仕伟,章竞瑾. 2024

[5]不同氮素水平处理对水培叶用莴苣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尹艺璐,钱婷婷,李达仁,熊鑫,常丽英. 2022

[6]红色叶用莴苣新品种'红珊瑚'. 火国涛,葛国军,贺淑萍,刘元军,龙萍,刘鸿艳,罗利军,魏仕伟. 2023

[7]叶用莴苣NAC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热胁迫表达分析. 杜莉,杨晓,徐凯,卫海滨,杨晓,魏仕伟,韩颖颖. 2021

[8]叶用莴苣高频率再生体系的建立. 孙月芳,黄剑华,陆瑞菊,周润梅,王亦菲,李海谦. 1998

[9]叶用莴苣新优种质筛选与鉴定. 徐光柳,周懿雯,火国涛,黄俭,贺淑萍,赵彪,黄妍,许恒,火烽,杨涛,罗利军,魏仕伟. 2024

[10]水稻苗期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表型性状QTL定位. 姜雪,马孝松,罗利军,刘鸿艳. 2016

[11]A及LA型百合耐涝表型性状综合评价. 聂功平,陈敏敏,杨柳燕,张永春,蔡友铭. 2021

[12]水分胁迫下马铃薯抗旱相关表型性状的分析. 姚春馨,丁玉梅,周晓罡,董禄凤,孙茂林,罗利军. 2013

[13]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不结球白菜表型性状分析. 胡冬,马超,章毅颖. 2024

[14]长三角区域花椰菜遗传多样性及与其近缘种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 姚雪琴,谢祝捷,丁明会,李光庆,李美宏,高红明. 2010

[15]桃92个品种的花粉量及其萌发特性的差异. 叶正文,杜纪红,苏明申,李六林,张绍铃. 2010

[16]果子蔓属已知品种库的建立与应用. 邓姗,褚云霞,任丽,李寿国,黄志城,陈海荣. 2017

[17]运用SSR分子标记分析蛹虫草遗传多样性. 何华奇,刘敏祥,汪滢,茅文俊,鲍大鹏. 2017

[18]瓠瓜种质资源主要果实性状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张兆辉,姜玉萍,陈春宏. 2018

[19]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铁皮石斛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贞,蔡友铭,张永春,杨柳燕,王艺程. 2019

[20]33份节瓜育种材料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杜旋,刘娜,鲁博.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