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密肥控对通优粳1号产量影响及高产技术优化(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根友 1 ; 夏华 1 ; 陈启康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通优粳1号;基本苗;施N肥;多效唑;产量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1222-1227

摘要: 采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试验,研究了通优粳1号在不同基本苗、施N量和多效唑化控条件下的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叶面积、干物质积累、植株性状、穗粒结构和产量变化,探明其高产技术农艺措施。结果表明:密肥控三因素对产量影响程度依次为施N量>基本苗>多效唑施用量,增加基本苗和施N量有利于增加茎蘖和成穗密度,增加群体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但基本苗和施N量过高,能降低成穗率和经济系数,延长生育期。适宜基本苗和施N量可协调茎蘖密度与成穗率之间的关系,保持灌浆期有较高的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在基本苗55.2×10~4/hm~2、施N量339.2 kg/hm~2、多效唑用量97.9 g/hm~2时产量潜力最大,为12 606.0 kg/hm~2。产量>112 50 kg/hm~2的最佳农艺措施为:基本苗52.6~60.1×10~4/hm~2、施N量328.0~356.1 kg/hm~2、多效唑用量87.6~104.6 g/hm~2。

  • 相关文献

[1]密肥控对通优粳1号产量影响及高产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2]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3]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英文).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4]杂交晚粳稻通优粳1号产量及构成因子分析. 周根友,汪波,柯裴蓓. 2020

[5]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研究(英文).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6]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7]不同基本苗对超级稻南粳45、南粳49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仲维功,杨杰,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 2015

[8]不同基本苗对‘南粳51’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王军,仲维功,杨杰,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 2015

[9]杂交晚粳通优粳1号高产制种技术(英文).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10]杂交晚粳通优粳1号高产制种技术.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11]优质高产杂交晚粳新组合通优粳1号. 周根友,王素宏,夏华. 2016

[12]劲丰谷德与多效唑对水稻抗倒及产量的影响. 杨文飞,许美刚,贾艳艳,杜小凤,顾大路,王伟中. 2016

[13]多效唑对大豆矮化及增产的效应. 章迪,郑均娥. 1989

[14]“劲丰”对超级稻淮稻9号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 杜小凤,吴传万,杨文飞,王伟中,魏宁. 2012

[15]多效唑在小豆生产上的应用研究. 冒宇翔,汪凯华,陈惠,王学军. 2009

[16]劲丰与多效唑对小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顾大路,朱云林,杨文飞,钱新民,王伟中. 2012

[17]多效唑对不同类型水稻秧苗素质及其产量的影响. 樊继伟,秦德荣,方兆伟,卢百关,陈庭木,李健,迟铭,徐大勇. 2009

[18]多效唑对宁麦16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姚金保,杨学明,马鸿翔,张平平,姚国才,张鹏,任丽娟. 2010

[19]多效哇对宁麦16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姚金保,杨学明,马鸿翔,张平平,姚国才,张鹏,任丽娟. 2010

[20]不同播期与基本苗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何井瑞,陈之政,张洪树,王伟中,陈雪梅,韩必荣,刘海红,杜金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