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独蒜兰组培苗炼苗和移栽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丽娜 1 ; 朱国胜 2 ; 黄万兵 2 ; 罗安阔 2 ; 毛伟胜 2 ; 桂阳 3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代中药材研究所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代中药材研究所

3.;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现代中药材研究所;

关键词: 独蒜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

期刊名称: 时珍国医国药

ISSN: 1008-0805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2980-29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独蒜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关键因子。方法从种球大小、育苗基质、移栽月份、营养液配方等4个方面设计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独蒜兰组培苗成活和生长的影响。结果适宜移栽的组培苗标准应达到:球茎直径≥0.6cm,百粒重≥20g,炼苗基质以腐熟木屑+蛭石(1:1)最佳,炼苗移栽时间以3~4月为最佳,1/3B5营养液促进组培苗生长效果最佳。结论筛选出适宜炼苗的种球级别以及最适宜的移栽时间、育苗基质和营养液,建立了独蒜兰组培苗炼苗关键技术。

  • 相关文献

[1]铁皮石斛组培苗不同炼苗时间的农艺性状与成活率. 罗鸣,曾庆鸿,李欢,吴明开. 2021

[2]环草石斛组培苗的移栽试验. 毛堂芬,刘作易,金家兴,朱国胜,吴明开,李飞. 2005

[3]独蒜兰菌根真菌对环草石斛生长的影响. 杨友联,刘作易,朱国胜,毛堂芬. 2008

[4]不同产地独蒜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丽娜,桂阳,王沁,黄万兵,朱英,朱国胜. 2017

[5]不同产地独蒜兰中维生素含量的评价. 杨占南,桂阳,罗世琼,刘作易,余正文,朱国胜,田跃辉. 2012

[6]独蒜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优化. 张丽娜,桂阳,王沁,罗安阔,毛伟胜,朱国胜. 2017

[7]独蒜兰共生菌根真菌动态变化研究. 朱国胜,桂阳,刘作易. 2009

[8]独蒜兰种子的自然萌发特性(Ⅱ). 蓝家望,桂阳,张丽娜,王沁,冉孝琴. 2013

[9]不同产地独蒜兰资源栽培比较研究. 张丽娜,金吉芬,张金霞,王沁,曹绍书,朱国胜. 2013

[10]线艺兰组培苗的驯化栽培. 石乐娟,杨永英,张放. 2009

[11]火龙果MSAP体系的优化及组培苗DNA甲基化检测. 刘鹏飞,乔光,刘涛,彭志军,蔡永强,晓鹏. 2016

[12]铁皮石斛种子无菌萌发. 汪红梅,罗鸣. 2013

[13]贵州观赏春石斛组培苗驯化移栽技术. 杜致辉,杨澜,王维泽,陈之林. 2020

[14]夏季光温耦合对白及驯化苗生长发育及多糖含量影响. 黄苏豫,刘佳微,刘筱,杨丽丽,黄安林,吴明开. 2023

[15]兴仁金线莲组织培养与快繁试验. 罗晓青,申刚,蒙秋伊,张显波,查兰松. 2014

[16]饲用灌木多花木兰移栽技术研究. 梁应林,李仲佰,张定红,唐继高,何英. 2014

[17]马铃薯试管苗扩繁及移栽试验. 黄萍,颜谦,童安毕,何庆才. 2003

[18]水莲石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莫远琪,李汉文,江南,郑枫,房林,李琳,周依清,吴坤林,曾宋君. 2020

[19]影响艾纳香移栽成活率的因素分析及技术对策. 何元农,丁映,曾令祥,冼福荣,潘俊锋,邹纯礼,张立. 2005

[20]艾纳香繁殖苗类型及移栽性能研究. 何元农,毛堂芬,冼福荣,潘俊锋,邹纯礼.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