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根友 1 ; 夏华 2 ; 陈启康 3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黑宝石1号;基本苗;施N量;群体质量;产量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7 年 09 期

页码: 1691-1695+1750

摘要: 采用密度、肥料2因素不同处理水平裂区设计试验,对黑宝石1号在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条件下,其生育期、群个体茎蘖动态、植株性状、穗粒结构及其丰产性和抗逆性进行了研究,探明黑宝石1号在江苏沿江地区种植不同密度肥料对其群个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寻求高产技术农艺措施。结果表明,密度过低不利于形成足穗,密度过高又会影响每穗实粒数,肥料过少会制约群个体发育,肥料过多又会影响每穗粒数和粒重,且容易造成倒伏。合理的密肥组合可使群个体间协调发展,平衡穗、粒、重3者关系,获得较高的产量。在基本苗239.6×104/hm~2、施N量237.7 kg/hm~2时,具有最大产量潜力7384.3kg/hm~2。产量>7 200 kg/hm~2的密肥合理区间为:基本苗200~270×104/hm~2、施N量220~260kg/hm~2,或者为:基本苗210~260×104/hm~2、施N量210~270 kg/hm~2。

  • 相关文献

[1]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2]密肥控对通优粳1号产量影响及高产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3]密肥控对通优粳1号产量影响及高产技术优化(英文).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4]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5]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英文).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6]不同基本苗对超级稻南粳45、南粳49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仲维功,杨杰,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 2015

[7]不同基本苗对‘南粳51’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王军,仲维功,杨杰,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 2015

[8]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群体质量、产量和加工品质的调控效应. 温明星,陈爱大,李东升,曲朝喜,蔡金华. 2014

[9]直播、机插与手栽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稻米品质比较研究. 杨波,徐大勇,张洪程. 2012

[10]不同密度及氮肥运筹对宁麦9号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杨学明,姚金保,姚国才,吴松,钱存鸣,周朝飞. 2002

[11]栽插苗数对超级稻南粳49冠层和产量的影响. 柯希欢,李霞,仲维功,范方军,钱宝云. 2014

[12]不同播期与基本苗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何井瑞,陈之政,张洪树,王伟中,陈雪梅,韩必荣,刘海红,杜金河. 2015

[13]不同缓释肥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陈国清,肖尧,景立权,石建飞,陆大雷,陆卫平. 2014

[14]氮肥运筹对连麦2号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李筠,任立凯,刘耀鸿,王龙. 2009

[15]苏玉30适宜的种植密度及氮肥施用量. 陆虎华,薛林,郝德荣,冒宇翔,陈国清,胡加如,石明亮,张振良,黄小兰,周广飞. 2016

[16]氮肥运筹对糯玉米苏玉糯639群体质量的影响. 胡加如,陆虎华,薛林,陈国清,石明亮. 2013

[17]机插稻鸭共作系统氮素基蘖肥用量对水稻群体质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余翔,王强盛,王夏雯,王绍华,蒋祖明,唐来春,丁艳锋. 2009

[18]活性腐殖酸缓释肥替代尿素对徐麦新品种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易媛,张会云,刘立伟,王静,朱雪成,赵娜,冯国华. 2022

[19]播期、播量对"徐麦33"等冬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毛海艳,冯国华,易媛,李振宏. 2020

[20]玉米超高产精确栽培研究进展. 景立权,袁建华,赵福成,陆大雷,陆卫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