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水泥类型混凝土人工鱼礁的生物附着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真真 ; 公丕海 1 ; 关长涛 1 ; 李娇 1 ; 王腾腾;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泥类型;混凝土人工鱼礁;附着生物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17 年 38 卷 05 期

页码: 57-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不同水泥类型混凝土人工鱼礁对生物附着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在青岛薛家岛海域进行礁体挂板实验,水泥类型包括复合硅酸盐水泥(P.C)、矿渣硅酸盐水泥(P.S)、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和铝酸盐水泥(CA),2015年9月完成海上挂板。结果显示,2015年11月第1次取样,不同材质人工鱼礁上的附着生物量从大到小依次为P.P、P.S、CA、P.F和P.C,生物量分别为888.29、755.43、752.07、620.11和402.01 g/m~2;生物种类分别为P.S上7种,P.F、P.P和CA上各5种,P.C上3种。2016年3月,CA、P.P、P.F、P.C和P.S上的生物量分别为1956.94、1601.44、1453.06、1254.63和1072.43 g/m~2;生物种类由多到少为P.F、CA、P.S、P.P、P.C,种类分别为17、15、12、11、8。2015年11月,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CA>P.P>P.F>P.C>P.S;2016年3月为P.S>P.F>P.P>CA>P.C。2015年11月,附着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为CA>P.P>P.F>P.C>P.S;2016年3月依次为P.S>P.F>P.P>CA>P.C。研究表明,5种混凝土鱼礁中,铝酸盐水泥(CA)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人工鱼礁生物附着效果好,复合硅酸盐水泥(P.C)生物附着效果较差。

  • 相关文献

[1]桑沟湾大叶藻附着生物的季节变化. 高亚平,方建光,张继红,李峰,毛玉泽,杜美荣. 2010

[2]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在海洋牧场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 李真真,关长涛,公丕海,王腾腾,刘超,李梦杰. 2014

[3]亚热带养殖海湾皱瘤海鞘生物沉积的现场研究. 闫家国,齐占会,田梓杨,史荣君,张汉华,黄洪辉. 2013

[4]青岛石雀滩海域人工鱼礁材料对附着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震,公丕海,关长涛,李娇,史佰佰. 2019

[5]天津大神堂海域不同时间序列礁体附着生物群落特征变化. 郭彪,陈卫,高燕,张博伦,王硕,王宇,张雪,曾祥茜. 2020

[6]贝壳礁构建和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王莲莲,陈丕茂,陈勇,罗虹霞. 2015

[7]人工鱼礁附着生物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 2008

[8]XLP涂料对合浦珠母贝成活率、生长及附着生物量的影响. 陈明强,李有宁,张殿昌,吴开畅,杨其彬,王雨,陈旭,江世贵. 2008

[9]圆洲岛近岸不同表面处理的鱼礁模板附着生物群落特征. 王莲莲,陈丕茂,黎小国,罗虹霞. 2015

[10]桑沟湾贝藻养殖区附着生物群落季节演替研究. 齐占会,方建光,张继红,毛玉泽,蒋增杰,刘红梅,李斌. 2010

[11]混凝土礁体和铁制礁体附着生物群落多元统计分析. 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 2009

[12]大亚湾混凝土鱼礁和铁质鱼礁附着生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 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 2015

[13]大亚湾混凝土鱼礁和铁制鱼礁附着生物生态特征. 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 2010

[14]附着生物对贝类养殖的影响及其防除. 蒋增杰,方建光. 2005

[15]环境因子对大亚湾人工鱼礁上附着生物分布的影响. 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 2009

[16]滤食性贝类养殖对浮游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齐占会,史荣君,于宗赫,徐淑敏,韩婷婷,徐姗楠,黄洪辉. 2021

[17]人工鱼礁材料添加物碳封存能力及其对褶牡蛎(Ostrea plicatula)固碳量的影响. 李娇,公丕海,关长涛,刘毅. 2016

[18]桑沟湾筏式养殖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的生长特性. 陈洁,张继红,李加琦,张义涛,隋海东,吴文广,牛亚丽,高振锟. 2016

[19]流清河湾扇贝养殖区夏季附着生物特征研究. 齐占会,王珺,方建光,李斌,毛玉泽,刘红梅,张继红,蒋增杰.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