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农田土壤碳库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房蕊 1 ; 于镇华 1 ; 李彦生 1 ; 谢志煌 1 ; 刘俊杰 1 ; 王光华 1 ; 刘晓冰 1 ; 陈渊 1 ; 刘居东 1 ; 张少庆 1 ; 吴俊江 2 ; Stephen J HERBERT 3 ; 金剑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大豆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大豆栽培重点实验室

3.Stockbridge School of Agriculture

关键词: 气候变化;土壤有机质;微生物;光合碳;根系分泌物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1 年 54 卷 017 期

页码: 3666-36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会通过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光合碳向土壤中的输送.输入到土壤中光合碳含量的变化势必会对土壤外源碳的主要分解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产生影响.土壤微生物在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土壤碳循环的主要驱动者,其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会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动态变化,而这些变化会进一步增加或者降低大气中的CO2浓度,从而对气候变化产生反馈作用.未来土壤的碳平衡取决于大气CO2浓度和全球变暖对土壤中碳的输入、输出以及碳在土壤中的驻留时间.因此,只有全面了解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将对土壤碳库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何种影响,才能明确地揭示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馈机制,对未来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管理和生产力的维持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及其交互作用对土壤碳库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结论为:(1)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土壤碳库的影响可以相互抵消,但是土壤碳库是否成为碳"源"与温度升高的幅度密切相关;(2)大气CO2浓度升高增加了光合碳在玉米、小麦等植株各部分的分配,温度升高同样对光合碳的分配规律产生影响,但对不同部位的影响不一致,多呈降低或无显著影响;(3)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可能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其群落结构产生交互影响,且对不同微生物(细菌、真菌和古菌)群落的影响程度不同,进一步对土壤有机碳的转化产生影响.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1)从气候变化影响植物-土壤互作角度解析根系分泌物的转化过程及其对微生物的影响;(2)通过DNA-SIP进一步研究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不同植物来源碳的选择性利用与碳循环的关系,从而阐明气候变化条件下微生物底物利用策略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