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黑科5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贾鸿昌 1 ; 闫洪睿 1 ; 张雷 1 ; 鹿文成 1 ; 梁吉利 1 ; 韩德志 1 ; 闫晓飞 1 ; 朱海芳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黑河分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东北特早熟大豆育种岗

关键词: 超早熟;大豆;黑科57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21 年 004 期

页码: 144-147

摘要: 为促进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品种更新,提升当地大豆单产水平。本文介绍了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黑科57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优化配套栽培技术。黑科57株高70cm左右,百粒重20g左右。蛋白质含量37.78%,脂肪含量21.46%,中抗灰斑病。出苗到成熟日数为95d左右,需≥10℃活动积温1 900℃左右,适宜在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种植。通过试验对比表明,该品种的最佳栽培密度在35万株·hm-2左右,一般播种量70~75kg·hm-2为宜。该品种在试验阶段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丰产性,有望成为当地主栽品种。

  • 相关文献

[1]“黑河41”的高产栽培技术. 郑淑琴. 2008

[2]超早熟大豆新品种黑科6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贾鸿昌,闫洪睿,张雷,鹿文成,梁吉利,韩德志,闫晓飞,朱海芳. 2021

[3]超早熟、优质抗逆、高产大豆新品种佳豆68. 徐杰飞,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赵星棋,郭美玲,王世通. 2022

[4]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27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赵星棋. 2021

[5]超早熟大豆新品种合农118的选育与亲本系谱分析.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徐杰飞,赵星棋. 2021

[6]大双直后超早熟玉米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 谭福忠. 1998

[7]超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佳豆55创制与亲本系谱分析.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 2022

[8]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18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 2021

[9]超早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黑河44号. 张立军. 2010

[10]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59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徐杰飞,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赵星棋,郭美玲. 2023

[11]超早熟大豆新品种佳豆36的选育研究.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张振宇,徐杰飞,赵星棋. 2022

[12]咪唑乙烟酸药害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Huang Chunyan,黄春艳,Wang Yu,王宇. 2011

[13]黑龙江省大豆和向日葵核盘菌的致病性分化. 石凤梅,孟庆林,马立功,刘佳,李易初,张匀华. 2013

[14]不同尿素混施对大豆生理指标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Zhu Baoguo,朱宝国,Zhang Chunfeng,张春峰,Yu Zhonghe. 2012

[15]外源DNA直接导入(DIED)法的大豆分子育种成效. 雷勃钧. 2002

[16]多元中微肥对大豆农艺性状、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Zhu Bao-guo,朱宝国,ZHANG Chun-feng,张春峰,Meng Qing-ying. 2014

[17]黑龙江省大豆施硫效果的研究. 申惠波. 1999

[18]施肥对大豆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忠杰,王春艳,王连敏,王立志,刘功. 2006

[19]外源DNA直接导入法的大豆分子育种成效. 雷勃钧,钱华,李希臣,刘昭军. 2005

[20]大豆对SMV<,1>株系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 刘丽君,吴俊江,高明杰,张淑珍,邱丽娟,郑翠明,谢华,郝连林.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