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红曲-藜麦发酵茶复配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贺圣凌 1 ; 林雨蝶 2 ; 田多 3 ; 周罗娜 1 ; 赵兴丽 1 ; 罗林丽 1 ; 刘辉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所

2.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3.茅台学院

关键词: 红曲菌;藜麦;发酵茶;抗氧化活性

期刊名称: 粮食与油脂

ISSN: 1008-9578

年卷期: 2022 年 35 卷 005 期

页码: 143-1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提高藜麦食用价值,利用红曲菌发酵藜麦基质,低温烘干制备红曲-藜麦发酵粉,同时对未发酵藜麦进行焙烤熟化处理,探究红曲-藜麦发酵茶的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藜麦最佳焙烤温度为130℃、最佳焙烤时间为50 min,红曲-藜麦发酵粉与焙烤藜麦最佳质量比为1:25.此工艺条件下制作的红曲-藜麦发酵茶抗氧化活性明显优于普通焙烤藜麦茶.

  • 相关文献

[1]红曲发酵藜麦种子液培养及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贺圣凌,林雨蝶,邓茹月,周罗娜,赵兴丽,罗林丽,周玉锋. 2021

[2]红曲发酵藜麦基质适生性研究. 贺圣凌,林雨蝶,邓茹月,熊江,周锣娜,罗林丽,周玉锋. 2020

[3]红曲发酵夏秋茶毒理学评价. 贺圣凌,赵兴丽,周罗娜,宋诗颖,罗林丽,刘辉. 2023

[4]红曲发酵夏秋茶扩大培养关键技术研究. 贺圣凌,周罗娜,赵兴丽,宋诗颖,罗林丽,孙静婷,周玉锋. 2023

[5]藜麦的生物学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程斌,高旭,曹宁,辛智海,何庆才,张立异. 2017

[6]藜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吴文强,杨箐,陈天青,王伟,隋建枢,罗永露,何庆才. 2021

[7]基于GBS测序和连锁分析的藜麦单株粒重QTL定位. 吴文强,代越琪,陈天青,隋建枢,罗永露,王伟,何庆才. 2023

[8]藜麦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建立研究. 曹宁,高旭,丁延庆,程斌,陈天青,何庆才,张立异. 2018

[9]藜麦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建立研究. 曹宁,高旭,丁延庆,程斌,陈天青,何庆才,张立异. 2018

[10]四川传统泡菜中抗氧化活性食窦魏斯氏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分析. HUANG Dao-mei,黄道梅,CHEN Xi,陈曦,LI Guo-lin. 2015

[11]松乳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廖国会,龙家寰,秦立新,段婷婷. 2018

[12]响应面法优化酶法辅助提取迷迭香酸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黄丹丹,沈奇,朱秋劲,成梅,罗自生,茅林春. 2016

[13]多叶勾儿茶主要成分提取及抗氧化活性初探. 唐远江,尚以顺,周思旋,张涛,姜玲玲,余波. 2017

[14]四川传统泡菜中抗氧化活性食窦魏斯氏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特性分析. 黄道梅,贾秋思,胡露,黄凤芹,陈姝娟,何利,韩新锋,刘书亮,张其圣,颜正财. 2015

[15]苦荞芽苗茶饮料发酵前后营养、风味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李俊,卢扬,赵刚,向达兵,陈中爱,刘辉. 2019

[16]桃花奶酒的研制及其抗氧化活性. 谢安国,陈曦,史恩聪,王岩,俞雅萍,费鹏. 2021

[17]黔引迷迭香主要酚类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冷家归,于二汝,李德文,王少铭,罗莉斯,侯颖辉. 2018

[18]生物絮团系统中不同养殖比例对松浦镜鲤营养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美彦,杨星,张效平,赵凤,李建光,商宝娣. 2022

[19]蓝莓果浆不同形态多酚的酶法转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田竹希,戴梦玲,李咏富,龙明秀,梁倩,罗其琪. 2023

[20]“贵芨1号”不同部位中总酚、总黄酮、总多糖含量测定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刘佳微,曹国璠,吴明开,韩雪,刘筱,黄苏豫.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