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用缓控释配方肥对水稻田面水氮浓度动态变化及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解开治 1 ; 徐培智 1 ; 陈建生 1 ; 杨少海 1 ; 张发宝 1 ; 唐拴虎 1 ; 黄旭 1 ; 顾文杰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缓/控释配方肥;水稻;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土壤脲酶活性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0 年 37 卷 09 期

页码: 23-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南方典型水稻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的研究方法,对施用缓/控释配方肥水稻田面水中氮素主要形态的浓度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并探讨了与氮素转化密切相关的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插秧后15d和22d田面水中铵态氮、硝态氮、总氮含量为农民习惯施肥处理(T2)>缓/控释配方肥处理(T1)>田间排水沟中水样>不施肥处理(T3)。插秧后75d田面水中氮含量的情况变化较大,3个处理中T3处理田面水中铵态氮含量最低,硝态氮、总氮含量最高。就总体趋势而言,田面水氮素流失主要以铵态氮为主,随时间推移不断下降。随施肥天数的增长,土壤脲酶活性总体呈降低的趋势。T2处理降幅最大,T1处理次之,T3处理最小。在各处理中,氨氮/总氮比与土壤脲酶活性均达到了显著正相关水平,即氨氮占总氮的比例随脲酶活性的增强而增大。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氮素转化相关因子已经造成了一定的分异。说明水稻生产中施用缓/控释配方肥对减少流溪河流域稻田氮的面源污染起一定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 相关文献

[1]广东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氮素指标体系研究初报. 张桥,黄旭,粱友强,张育灿,唐拴虎,徐培智. 2009

[2]两纯系鸡胃肠道黏膜细菌16S rDNA的PCR-DGGE分析比较. 张洁,容庭,刘志昌,王刚,林海丹,贝锦龙,陈庄. 2013

[3]两纯系鸡胃肠道黏膜细菌l6S rDNA的PCR-DGGE分析比较. 张洁,容庭,刘志昌,王刚,林海丹. 2013

[4]晚籼杂交稻LAI、SPAD和LTR的动态变化及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付崇允,曾学勤,朱满山,马晓智,霍兴. 2023

[5]华南晚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 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霍兴,付崇允,朱满山,曾学勤. 2024

[6]“蛹肽蛋白”饲料发酵过程中优势微生物菌群的动态变化. 赵祥杰,邝哲师,叶明强,罗国庆,吴福泉. 2008

[7]桑椹成熟过程中部分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 佟万红,王振江,李勇,刘刚,黄盖群,危玲. 2011

[8]华南晚籼杂交稻叶片SPAD值及其一般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的动态变化. 廖亦龙,柳武革,王丰,刘迪林,孔乐,李金华,霍兴,付崇允,朱满山,曾学勤. 2024

[9]桑椹成熟过程中部分活性成分的含量变化(英文). 佟万红,黄盖群,危玲,刘刚,王振江,李勇. 2012

[10]广州市叶菜田杂草群落组成及其年动态变化. 岳茂峰,冯莉,杨彩宏,田兴山. 2009

[11]坡岗地新植糖蔗氮磷钾养分最佳用量研究. 唐拴虎,陈建生,黄旭,黄巧义,解开治,徐培智,卢钰升,李苹. 2010

[12]珠三角地区施肥对早稻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曾招兵,艾绍英,姚建武,李盟军,唐明灯,余丹妮. 2010

[13]广东省花生测土配方施肥氮素指标体系研究. 张桥,张育灿,林日强,于俊红,徐培智,彭智平,黄继川. 2014

[14]不同氮素水平对厚皮甜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黄庆,孙映波,谢汝升,马曼庄,张壮塔. 2000

[15]有机无机肥配施对菜地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宁建凤,徐培智,杨少海,邹献中,罗文贱,陈勇,孙丽丽,魏岚,巫金龙. 2011

[16]植物中氮素利用及硝态氮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 胡春吉,雷宁,邹良平,彭明. 2016

[17]坡岗地木薯氮磷钾养分用量优化研究. 唐拴虎,陈建生,黄巧义,李晓辉,黄旭,解开治,徐培智,卢钰升,李苹. 2010

[18]基于高光谱图像的茶树LAI与氮含量反演. 吴伟斌,李佳雨,张震邦,凌彩金,林贤柯,常星亮. 2018

[19]从胜泰1号的育成谈三高水稻品种的选育. 江奕君. 2003

[20]水稻遗传多样性育种体系创新. 李晓方.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