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稻麦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技术对土壤的培肥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振忠 1 ; 李庆康 1 ; 吴敬民 2 ; 钱永根 3 ; 赵金元 3 ; 顾建东 3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2.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3.常熟市藕渠镇农技站

关键词: 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土壤培肥;土壤养分;供肥强度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32-1214/S

年卷期: 2000 年 04 期

页码: 47-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秸秆还田 4a定位处理对土壤培肥效应的研究表明 ,土壤养分的变化 :秸秆 +化肥处理 ,除全磷、速效磷比试验前稍有下降 ,但仍高于单施化肥和无肥对照外 ,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均大幅度提高 ,尤其是速效钾 ,平均每年递增 8%。土壤供肥强度 :秸秆 +化肥处理始终明显高于单施化肥和无肥两处理。土壤生产能力 :秸杆 +化肥处理比单施化肥及无肥处理分别提高19 5%、6 3% ,达极显著及显著水平。土壤供肥特性 :在水稻栽后 10d内土壤NH4 -N供给量低于无肥对照 ,栽后 15d起NH4 -N供给量明显提高 ,并维持到齐穗以后 ,表明秸秆 +化肥的供肥特点稳定而长效

  • 相关文献

[1]秸秆预处理后集中还田对农作物及土壤的影响. 王志春. 2016

[2]玉米套作及秸秆还田对草莓连作土壤养分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王廷峰,赵密珍,关玲,庞夫花,于红梅,蔡伟建. 2019

[3]短期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与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张斯梅,石祖梁,杨四军. 2017

[4]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杨敏芳,朱利群,韩新忠,顾克军,胡乃娟,张振文,卞新民. 2013

[5]定位试验20年黄潮土速效磷养分的变化特征. 张爱君,张明普. 2002

[6]牧草对改良滨海盐土的效果及其利用效益. 陆炳章,许慰睽,周春霖. 1993

[7]15年定位试验土壤钾素状况及其产量效应. 张爱君,张明普,蒋仁成. 1999

[8]长期不施钾肥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朱红,孙健,徐飞,史新敏. 2010

[9]长期不施磷肥对甘薯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孙健,朱红,史新敏,徐飞. 2011

[10]黄潮土的钾素状况与钾肥效应的长期定位试验. 张爱君,马飞,张明普. 2000

[11]砂壤质潮土定位试验30年的肥效演变. 李洪民,唐忠厚,魏猛,史新敏,陈晓光. 2012

[12]不同施肥组合的土壤培肥效果研究. 许学前,吴敬民. 2000

[13]"稻-羊肚菌"轮作下稻田消纳羊肚菌废弃物的减氮效应研究. 金梅娟,王海候,顾俊荣,董明辉. 2024

[14]南方保护性耕作技术“超高茬麦(油)套稻”. 顾克礼. 2009

[15]南方保护性耕作技术“超高茬麦(油)套稻”. 顾克礼. 2009

[16]超高茬麦田套稻的生理生态特性. 郭勋斌,顾克礼,徐世林,田文科,陈伟民,袁秦. 2007

[17]苏南稻麦二熟区秸秆全量机械还田技术. 顾志权,李庆康,赵强基. 2001

[18]麦秸还田与氮肥运筹对超级稻强弱势粒粒重与品质的影响. 陈培峰,董明辉,顾俊荣,惠锋,乔中英,杨代凤,刘腾飞. 2012

[19]连续两年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直播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张大伟,刘建,王波,曹杨,卞新民. 2009

[20]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耕作模式与施肥技术研究. 沈俊国,沈业松.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