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黑龙江省北部玉米品种的综合性状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海军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

关键词: 黑龙江省北部;玉米;农艺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4 年 03 期

页码: 44-47

摘要: 对黑龙江北部的20个玉米品种综合性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每667m2产量超过500kg的品种有德美亚2、德美亚1、宾玉4、冀承单22、登海20、垦单24、利合16、垦单16等8个品种,产量较高,株高、穗位高适中,但要注意大斑病的预防,其中德美亚2、德美亚1、利合16、垦单16等4个品种秆强、耐密植;宾玉4、冀承单22、登海20、垦单24等4个品种密度不宜过高。德美亚2生育期较短,适合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下线种植;德美亚1、利合16、宾玉4、冀承单22、登海20、垦单24等6个品种生育期适中,适合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线种植;其他品种生育期相对较长,在该地区种植风险较大,特别是非正常年份,不利于稳产。

  • 相关文献

[1]24个极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适应性鉴定. 孙波,陈海军,李金良,张崎峰,吴振明,张伟巍. 2015

[2]12个早熟玉米品种在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的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陈海军. 2024

[3]黑龙江省北部大豆主栽品种产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李灿东. 2020

[4]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5]高寒地区不同轮作模式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汝甲荣,刘玲玲,孙继英,马子竣,王怀鹏,邱广伟. 2021

[6]种植密度对早熟春玉米南北7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海军. 2021

[7]环境和密度互作对合玉29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牛忠林,靳晓春,蒋佰福,邱磊,吴丽丽,李如来,高洪涛. 2020

[8]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赵杨,钱春荣,王俊河,于洋,宫秀杰,姜宇博,杨国航. 2012

[9]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闫锋,崔秀辉,王成,曾玲玲,王宇先,王立达,浦子刚. 2013

[10]玉米杂交种嫩单14的适宜栽培密度研究. 刘海燕,马宝新,孙善文,王俊强,浦子钢,韩业辉. 2012

[11]耕作方式和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盖志佳,张伟,刘婧琦,蔡丽君,王谦玉,赵桂范,张敬涛,李彩凤,王玉波. 2015

[12]不同种植模式对玉米产量与农艺性状影响分析. 赵杨,钱春荣,王俊河,于洋,宫秀杰,姜宇博,杨国航,左辛. 2012

[13]免耕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 李春华,盖志佳,王立秋,王谦玉,张敬涛. 2015

[14]壳寡糖微生物菌剂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汝甲荣,明立伟,李志新,张金鹏,赵雪,刘玲玲,李长辉. 2024

[15]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吴丽丽. 2023

[16]钾肥用量对早熟春玉米边单3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 2014

[17]氮磷对极早熟春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邹德堂,巩双印,张崎峰,李金良,陈凤芝,张作峰. 2011

[18]不同种植密度对早熟玉米新品种边单3号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 2011

[19]钾肥用量对早熟春玉水边单3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陈海军. 2014

[20]黑龙江省北部早熟水稻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商全玉,杨秀峰,吕国依,王万霞.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