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胜先 1 ; 龙国 1 ; 张绍荣 1 ; 聂绍科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进展;展望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09 期

页码: 9-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马铃薯晚疫病是威胁马铃薯生产发展的首要病害,选育和推广马铃薯抗晚疫病新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有效措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各地方品种的频繁调运和晚疫病菌A2交配型的迅速蔓延,马铃薯晚疫病在全国范围内有加重趋势。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为马铃薯抗晚疫病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品种的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并对今后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研究提出工作思路。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晚疫病研究进展. 柳玲玲,芶久兰,秦松. 2016

[2]香蕉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杨亚娥,卢加举,王忠泽,刘凡值,罗立娜. 2024

[3]中国稀有稻类贵州禾的广亲和性测定结果与展望. 倪克鱼. 1999

[4]贵州辣椒疫霉种群的组成与分布. 陈小均,吴石平,谭清群,何海永,杨学辉. 2014

[5]贵州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鉴定分析. 陈文,吴石平,詹刚明,王伟,何庆才. 2016

[6]贵州山区稻瘟病菌遗传谱系与生理小种关系初步研究. 黄培英,向红琼,祖庆学. 2008

[7]贵州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杨露,王勇,吴石平. 2019

[8]贵州省稻瘟病菌(Pyricu Laria oryzae)生理小种种群变化研究. 裴桦,袁洁,刘燕黔,金法文. 1989

[9]贵州省稻瘟病菌种群变化研究. 袁洁,杨学辉,何海永,金星. 2004

[10]贵州省稻瘟菌致病性分化的动态研究. 袁洁,刘燕黔,杨学辉,刘世怡. 2000

[11]珍稀药用兰科植物白及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王晓敏,吴明开,罗晓青. 2011

[12]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回顾及展望. 冯卫,陈静,杨林,姜萍,聂克艳,刘海,王海,陈沫,颜艳,高红卫. 2013

[13]蛋白质组学关键技术及应用. 桑石磊,谭玉梅,刘永翔,刘作易. 2014

[14]贵州茶树栽培研究主要成就与展望. 梁远发. 2009

[15]火龙果授粉技术研究进展. 李金强,袁启凤. 2009

[16]林鸡复合系统对生态效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丁磊磊,王普昶,王志伟,谢彩云,莫本田,蔡一鸣. 2016

[17]古茶树研究概述. 龚雪,周顺珍,陈正武,郑文佳. 2014

[18]绿汁发酵液在饲草青贮研究中的进展与展望. 许留兴,张锦华,吕小溪,刘成名,池永宽. 2015

[19]贵州兜兰属植物的现状及展望. 王代谷,邓克云,魏春杰. 2009

[20]贵州茶树栽培研究主要成就与展望. 梁远发.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