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贵州不同香型紫苏挥发油成分分析与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慧琳 1 ; 奉斌 1 ; 于二汝 1 ; 杨航 1 ; 杨胜先 1 ; 林涛 1 ; 魏忠芬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香料)研究所

关键词: 紫苏;种质资源;挥发油成分;化学类型;评价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269-27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挥发油是紫苏叶片中主要功效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抑菌、消炎、抗氧化作用。本试验以18份贵州省香型紫苏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苏叶片中的挥发油,运用气质联用技术(GC_MS)进行挥发油成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紫苏种质之间挥发油含量及成分差异显著,挥发油提取率在0.47%~1.42%之间。紫苏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含量丰富,共鉴定出75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紫苏酮、胡椒酮、榄香素、紫苏醛、肉豆蔻醚、石竹稀、紫苏烯、芹菜脑、苯乙酮,按主成分进行分类,可分为F、PA、PK、PL、PT、PP 6种化学型。此外还发现几种特殊的含量较少但对香气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柠檬醛、香柠檬烯、桉油精、橙花叔醇等,使贵州紫苏资源呈现特有的芳香味道。表明贵州紫苏精油含量丰富、类型多样,研究结果可为紫苏的品质评价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 相关文献

[1]紫苏种质资源的考察标准及其性状描述. 沈奇,王仙萍,田世刚,秦信蓉,温贺,陈俊锟,周凌,杜才富. 2016

[2]贵州紫苏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魏忠芬,李慧琳,奉斌,杨胜先,林涛,黄泽素. 2017

[3]38份贵州紫苏资源种子的萌发特性. 向依,杨航,李慧琳,奉斌,袁婷婷,于二汝. 2021

[4]贵州旱地绿肥箭筈豌豆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张爱华,张钦,陈正刚,崔宏浩,林海波,朱青,杨念龙,张箐. 2016

[5]留种型苕子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陈正刚,张钦,崔宏浩,林海波,朱青,宋启堃,胡萍,宋兴香. 2015

[6]贵州旱地绿肥菜豆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于恩江,张钦,张爱华,崔宏浩,陈正刚,林海波,朱青. 2017

[7]贵州旱地绿肥肥田萝卜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张钦,陈正刚,崔宏浩,林海波,朱青,宋启堃,胡萍,宋兴香. 2016

[8]不同生态区粳稻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综合评价. 宫彦龙,雷月,闫志强,刘雪薇,张大双,吴健强,朱速松. 2020

[9]大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分析及综合评价. 冷家归,李德文,周亚丽,姚正治,王少铭,侯颖辉,李晋华,罗莉斯. 2021

[10]稻种资源耐冷性鉴定与评价指标分析. 游俊梅,阮仁超,陈惠查,杨玉顺,金桃叶. 2000

[11]贵州地方稻种遗传资源研究与利用概述. 阮仁超,陈惠查,游俊梅,金桃叶,张再兴,杨玉顺. 2005

[12]不同辣椒品种的农艺性状与品质指标综合评价. 彭泽,胡明文,白立伟,朱文超,廖芳芳. 2023

[13]贵州黑糯米种质资源性状评价. 游俊梅,陈惠查,阮仁超. 2006

[14]贵州省不同地区紫苏籽的油用成分分析. 李慧琳,奉斌. 2015

[15]30份贵州紫苏的含油率与脂肪酸成分含量. 沈奇,朱文秀,秦信蓉,赵云,王仙萍,李敏,杜才富. 2014

[16]贵州紫苏资源收集以及叶色多样性分析. 王仙萍,李敏,张敏琴,曾章丽,向阳,韩宏仕,杜才富,沈奇. 2013

[17]15份紫苏材料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陈东杰,汤勇,沈奇,高志宏,徐春,王仙萍,郭平,田世刚. 2017

[18]贵州紫苏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秦信蓉,田世刚,王仙萍,沈奇. 2015

[19]酶辅助超声提取紫苏迷迭香酸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黄丹丹,朱秋劲,沈奇,彭炜,罗自生,茅林春. 2016

[20]贵州紫苏叶中氨基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 金石诚,刘忠伟,沈奇,李月,牛熙,朱秋劲.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