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渤海湾各形态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亚岩 1 ; 宋金明 2 ; 李学刚 2 ; 袁华茂 2 ; 李宁 2 ; 柏育材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3.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重金属;形态;地球化学特征;环境意义;沉积物;渤海湾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1 年 30 卷 12 期

页码: 178-1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08年对渤海湾的调查,重点研究了渤海湾湾内和湾口柱状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剖析不同形态重金属的特征,结合渤海湾生态环境信息的综合分析,系统探讨了渤海湾沉积物重金属的演变趋势、影响控制因素以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湾内海河口附近沉积柱重金属含量有几次突变,20~22cm段极小值可对应1939年海河北系的洪水,10~12cm段极小值可对应1963年海河南系的洪水,1963年至今重金属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不同形态重金属百分含量从大到小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可交换态,且重金属在海河口附近都表现出较高的可浸取态百分含量。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总量富集因子由大到小为:Pb>Cd>Zn>Cr>V>Co>Cu>Ni,其中Pb、Cd和Zn的富集因子均大于1,说明其有污染,但渤海湾沉积物总体质量良好,潜在生态风险较低。从重金属形态角度评价,V和Cr无污染,Zn、Co、Cu、Ni和Pb在湾内及湾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而Pb的污染最为严重。

  • 相关文献

[1]渤海湾表层沉积物各形态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徐亚岩,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 2012

[2]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V、Cr、Co、Ni的形态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 柏育材,张海燕,郑亮,纪炜炜,阮雯,徐亚岩. 2023

[3]渤海湾近岸人工鱼礁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贾婷婷,高燕,侯纯强,戴媛媛,郭彪,宋文平. 2015

[4]台湾东黑潮主流区近千年来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变化特征与来源. 王越奇,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王启栋. 2019

[5]长江口临近海域沉积物中Cu和Zn赋存形态的分异及对潜在生态风险的影响. 徐亚岩,柏育材,王云龙. 2017

[6]东海近海沉积物铜和锌的活性形态对潜在污染风险的影响. 徐亚岩,柏育材,尹艳娥,平仙隐,王云龙. 2015

[7]胶州湾沉积物重金属形态不同浸取方法的比较与污染讯息指示作用初探. 梁宪萌,宋金明,段丽琴,袁华茂,李宁,李学刚. 2016

[8]胶州湾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评价. 刘兆庆,徐方建,田旭,徐丰,赵永芳,李安春,江祖州,殷学博. 2017

[9]近海海水和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以海南新村港为例. 巩慧敏,刘永,肖雅元,李纯厚. 2018

[10]红海湾表层沉积物铅、锌污染的判断与分析. 甘居利,贾晓平,林钦,王增焕,李纯厚. 2000

[11]渤海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时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霍素霞,邢聪聪,朱超祁,张红,程升,姜君,单红仙. 2017

[12]南海北部陆架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状况. 甘居利,贾晓平,李纯厚,蔡文贵,王增焕,吴洽儿. 2003

[13]中国近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变化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估. 徐亚岩,柏育材,纪炜炜,阮雯,郑亮,王云龙. 2019

[14]春、夏季长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模糊综合评价及来源分析. 李磊,平仙隐,王云龙,蒋玫,袁骐,沈新强. 2014

[15]红海湾底质重金属分布与背景值探讨. 甘居利,林钦,贾晓平,周国君,王增焕. 1999

[16]珠江八大口门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及生态危害评价. 杨婉玲,赖子尼,魏泰莉,庞世勋. 2009

[17]岚山港临时海洋倾倒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与底栖生物的关系. 张亮,吴凤丛,宋春丽,任荣珠,王尽文,张乃星. 2012

[18]桑沟湾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布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蒋增杰,方建光,张继红,毛玉泽,王巍. 2008

[19]长江口及杭州湾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时间序列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杜荣璇,袁骐,平仙隐,沈新强,王云龙,晁敏. 2023

[20]2008年珠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生态危害评价. 蒋万祥,赖子尼,彭松耀,魏泰莉,高原,杨婉玲.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