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黄麻(新、引进)品种在闽南地区的产量(鉴定)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洪建基 1 ; 曾日秋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关键词: 黄麻;品种;产量;丰产性

期刊名称: 中国麻业

ISSN: 1673-7636

年卷期: 2006 年 28 卷 03 期

页码: 128-132

摘要: 通过对中国农科院麻类所新选育的3个黄麻圆果种和12个国外引进的黄麻优异品种进行2002-2005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C90-2、C90-6、C89-6比对照种粤圆五号增产14.97%-19.34%,均达极显著水平。O-3、O-1、O-3(红茎)比对照种宽叶长果增产32.02%-34.21%,均达极显著水平。O-4(Ⅱ)比对照种增产12.28%达显著水平。C-1、C-5比对照种粤圆五号增产11.90%和7.82%。且主要经济性状优良,抗病力强。黄麻品种C90-2、C90-6、C89-6、O-3、O-1、O-3(红茎)、O-4(Ⅱ)、C-1和C-5适合于福建闽南麻区推广种植。

  • 相关文献

[1]长果种黄麻SRAP标记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3个质量性状基因定位. 陈晖,陈美霞,陶爱芬,张广庆,徐建堂,祁建民,方平平. 2011

[2]PEG胁迫处理对圆果种黄麻萌发期抗旱性影响的研究. 姚运法,洪建基,曾日秋,杨炎兴. 2013

[3]黄麻新品种在福建漳州地区适应性表现. 姚运法,洪建基,曾日秋. 2012

[4]高香型优质乌龙茶新品系瑞香选育简报. 陈荣冰,黄福平,陈常颂,游小妹. 2004

[5]宁夏引进福建苦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田梅,于蓉,杨万邦,郭松,张玉灿,刘声锋. 2020

[6]水稻库源遗传生理学研究. 李义珍,黄育民. 1996

[7]红麻品种在闽南地区的适应性试验. 洪建基,曾日秋,姚运法. 2011

[8]施肥对乌龙茶产量品质的影响. 林心炯,郭专,周庆惠,张文锦. 1991

[9]不同品种大麦苗产量及营养差异比较. 张秋英,陈剑锋. 2011

[10]1991-2013年平和县蜜柚种植规模变化及新品种介绍. 林旗华,林燕金,姜翠翠,卢艳清,卢新坤. 2015

[11]不同品种豌豆苗的比较试验. 赖正锋,张少平,吴水金. 2010

[12]4个食用型木薯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张树河,徐强,周龙生,李海明,潘世明,郑开斌. 2017

[13]疏花疏果对中华猕猴桃果实大小产量的影响. 唐建阳,潘林娜. 1998

[14]‘科姜1号’红芽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试验初报. 黄小云,饶溶晖,刘端华,肖翔,林永生,韩海东. 2017

[15]红麻引进品种比较试验. 洪建基,曾日秋. 2006

[16]基于GGE双标图分析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丰产稳产及适应性. 戴习彬,周志林,李荣德,邱永祥,杨新笋,肖世卓,孙书军,王远,曹清河. 2022

[17]溪南Peng柑生物学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陈勉,黄同福. 1999

[18]基于GGE模型的甘薯品系产量性状和试验环境评价. 王腾蛟,邱永祥,崔伏喜,牛豆豆,刘聚波,李俊玲,赵伟宁,杨立明,蔺桂芬. 2024

[19]枇杷种质资源幼龄树丰产性鉴定及模糊综合评判. 陈秀萍,姜帆,黄爱萍,蒋际谋,郑少泉,谢丽雪,张立杰. 2010

[20]福建省菜用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分析与评价. 陈宇华,胡润芳,张玉梅,滕振勇,陆佩兰,林国强.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