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育种排种盘型孔参数仿真优化与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顿国强 1 ; 于春玲 1 ; 杨永振 1 ; 叶金 1 ; 杜佳兴 2 ; 张敬涛 2 ;

作者机构: 1.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

关键词: 农业机械;优化;试验;大豆小区育种;窝眼轮型孔;EDEM仿真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9 年 019 期

页码: 62-7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满足小区育种技术对品种适应性的要求,从黑龙江地区大豆种子的物理参数统计出发,分析大豆种子充种过程,确定排种盘型孔直径、型孔深度、型孔倒角长度与大豆种子均径的比值关系.为了得到排种盘型孔的最佳尺寸参数,利用EDEM软件,仿真不同型孔尺寸的排种盘的排种情况,以排种盘的型孔直径比、型孔深度比、型孔倒角比为试验因素,以单粒率、多粒率、空粒率为试验指标,设计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建立试验指标与试验因素间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对单粒率,型孔直径比影响为极显著(P<0.01),型孔深度比和型孔倒角比影响为显著(P<0.05);对多粒率,型孔直径比和型孔深度比影响为极显著(P<0.01);对空粒率,型孔直径比和型孔深度比影响为极显著(P<0.01),型孔倒角比对多粒率、空粒率均无影响(P>0.05).当型孔倒角比为0.14时,型孔直径比在1.73~1.91范围内,型孔深度比在0.76~1.25范围内时,可获得合格指数大于90%,重播指数小于5%,漏播指数小于5%.在最优参数组合下,制作行星齿轮式转位型孔排种盘,与非优化参数下制作的排种盘进行对比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行星齿轮式转位型孔排种盘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试验的准确性,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其具有最佳的作业性能,满足了品种适应性的要求.该研究可为小区育种排种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 相关文献

[1]自动控制技术对农业机械的优化作用及应用特征. 于志刚. 2022

[2]谷物联合收获机性能试验与功能优化方向. 李良刚. 2024

[3]秸秆粉碎集条深埋机械还田模式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秋菊,焦峰,刘峰,常本超,姜辉,姜宇,米刚,周鑫. 2018

[4]基于ANSYS/LS-DYNA的大豆锯齿回转切割器作业参数优化. 顿国强,杨永振,李海山,于春玲,杜佳兴,张敬涛,高志勇. 2019

[5]基于自动控制技术下农业机械能效优化. 马文军. 2024

[6]农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 付亚萍. 2022

[7]计算机技术在农业机械及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姜旭鹏. 2022

[8]农业机械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及应用情况分析. 徐明. 2021

[9]离散元法在农业机械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田雨琪,付亚萍,牛佩海,田成禄,王伟全. 2023

[10]我国农机购置补贴的宏观政策效应研究. 付亚萍. 2022

[11]农业机械中的"3S"集成控制模式与优势特征. 陶继哲. 2023

[12]基于自动导航技术的农机化适配与功能设计. 王晓勇. 2024

[13]东北地区农业机械调配路径优化研究. 牟雪雷. 2023

[14]秸秆还田机研究现状及建议. 李宁. 2023

[15]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分析. 黄文明,李世柱. 2021

[16]农业机械的设计特点与先进方法应用情况分析. 徐明. 2021

[17]自动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特征与发展分析. 陈治瑀. 2022

[18]农业机械知识产权申请流程及合理化布局研究. 潘超然,牟雪雷,宋秋梅. 2022

[19]鲜食玉米智能化收获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杨金砖. 2023

[20]农业机械电气技术应用与功能优化. 赵振云.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