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浩兵 1 ; 仲裕泉 1 ; 徐杰 1 ; 姚景侠 1 ; 黄志仁 2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科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2.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单倍体;球茎大麦法;基因型;染色体加倍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98 年 25 卷 06 期
页码: 660-664+1023-10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三种栽培大麦品种为母本,三种球茎大麦为父本进行杂交。诱导栽培大麦单倍体,结果杂交成胚率平均为47.9%,幼胚离体培养成苗率平均为54.0%。这些胚培苗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含有7,14,21条,不同组合杂交后代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不同,所有含有7条染色体的后代,其染色体C-带带型显示为父本栽培大麦的染色体,表明该后代为栽培大麦单倍体,用滴加0.04%秋水仙素的Knop溶液进行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结果加倍率达90%以上,另外,我们还讨论了染色体消失法诱导单倍体的优越性及其机理。
- 相关文献
[1]球茎大麦在大麦远缘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李浩兵,张旭,刘朝辉,仲裕泉,黄志仁,黄友圣,许如根,吕超. 1998
[2]大麦花药培养及其在啤酒大麦育种中的应用. 陈和,李安生,黄如鑫,李呜,沈会权,陈健,陈晓静. 2001
[3]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倪向群,贾波,谢庆春. 2012
[4]辐射花粉授粉诱导西瓜单倍体. 杨红,顾妍,张朝阳,孙玉东,罗德旭. 2017
[5]利用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双单倍体的研究进展. 蔡华,马传喜,司红起,乔玉强,陆维忠. 2006
[6]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高效系统的建立. 蔡华,马传喜,黄正来,乔玉强,陆维忠. 2006
[7]小麦与玉米远缘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 蔡华,马传喜,周淼平,马鸿翔,陆维忠. 2004
[8]小麦×玉米产生的小麦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研究. 蔡华,马传喜,陆维忠. 2005
[9]提高小麦×玉米产生的单倍体成胚率的研究. 蔡华,马传喜,司红起,乔玉强,陆维忠. 2005
[10]洋葱离体雌核诱导与单倍体愈伤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李威亚,潘美红,惠林冲,陈微,张仕林,缪美华,陈振泰,何林玉,杨海峰. 2023
[11]秋季不结球白菜硝酸盐积累的基因型差异. 张国芹,李静,牟建梅,徐君,徐瑶. 2016
[12]6-BA对不同基因型甘薯茎尖培养的影响. 李强. 2001
[13]玉米见展叶差的研究. 章履孝,陈静,袁建华,祝景成. 1992
[14]基于污染控制的小麦品种氮磷钾吸收与移除特征研究. 盛婧,张鹏,孙国锋,王鑫. 2015
[15]不同基因型蚕豆品质构成因子的比较分析(英文). 葛红,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卢玉彬. 2016
[16]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氮吸收特征与农田归还率研究. 盛婧,孙国峰,吴纪中,周炜,王鑫. 2015
[17]不同基因型甘薯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周志林,唐君,张允刚,赵冬兰. 2010
[18]不同基因型蚕豆品质构成因子的比较分析.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卢玉彬. 2013
[19]不同基因型菜薹硫代葡萄糖苷组分及含量分析. 何玲莉,佘旭东,李军,蒋明敏,牟建梅,张国芹. 2018
[20]亚洲栽培稻两大亚种之间同工酶基因型的主要区别. 汤陵华,佐藤洋一郎,森岛启子. 198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氮水平对花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作者:梁满;孟维伟;陈志德;沈一;刘永惠;沈悦;刘柱;南镇武;徐杰;张正
关键词:花生根际;施氮水平;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16S rRNA
-
CYP1A1与PPAR-γ在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炎性反应调控中的作用关系
作者:徐杰;赵为民;任守文;赵芳;周艳红;李惠侠;方晓敏
关键词:猪;CYP1A1;PPAR-γ;支原体肺炎;炎症反应
-
对我国发展啤麦生产的回顾与思考
作者:黄志仁;杨锦昌
关键词:大麦;啤酒大麦;产业化;西部开发
-
优质、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生选3号
作者:陆维忠;程顺和;马鸿翔;马谈斌;周淼平;张伯桥;李浩兵;张勇
关键词:
-
小麦新品种生抗2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作者:李浩兵;周淼平;刘朝晖;张旭;朱作为;任丽娟;黄益洪;葛美蓉;陆维忠
关键词:生抗2号;杂交;花药培养
-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生抗2号
作者:李浩兵;周淼平;刘朝晖;张旭;朱作为;任丽娟;黄益洪;沈晓蓉;陆维忠
关键词:
-
甘蓝型油菜二体附加系92Ⅰ 1096附加染色体的遗传研究
作者:戚存扣;高冠军;浦惠明;傅寿仲;仲裕泉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二体附加系;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