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褚志鹏 1 ; 吴金平 1 ; 金佳利 1 ; 刘伟 1 ; 陈细华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 A. schrenckii♂);生长性能;体成分;生化指标;养殖效果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22 年 52 卷 002 期
页码: 79-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和评估国内鲟饲料的状况和养殖效果,本实验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筛选了4种品质达标、价格一致的鲟饲料.以杂交鲟(Acipenser baerii♀×A.schrenckii♂)作为养殖对象进行8周的养殖实验,对比分析4种鲟饲料养殖效果.将240尾初始体重为(512.48±3.10)g的杂交鲟幼鱼按投喂饲料品牌分为4组,分别为B、F、G和H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4组饲料实测粗蛋白含量分别为42.13%、45.85%、43.33%和43.64%,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3.41%、14.58%、14.26%和13.56%.结果显示:筛选出的4种鲟饲料均可满足杂交鲟幼鱼的生长需要(增重率110.62% ~125.98%),但在养殖效果上仍存在差异.B组实验鱼增重率、饲料效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G组和H组.同样使实验鱼增重1 kg,B组饲料成本最低,其中B组、F组和G组显著低于H组.B组、F组和G组全鱼和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H组.B组和F组全鱼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G组和H组.B组和F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总胆固醇含量或活性均显著低于G组和H组.G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B组和H组,同时G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综合结果表明,B组和F组鲟饲料在养殖效果上具更好的促生长作用和更低的饲料成本,同时提高了鱼体蛋白蓄积率并增强了抗氧化能力.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规格短须裂腹鱼肌肉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作者:路珂;马宝珊;霍斌;褚志鹏;徐滨;朱祥云
关键词:短须裂腹鱼;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
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对杂交鲟幼鱼代谢酶、抗氧化和肠道结构的影响
作者:董凯玥;王艺;陈细华;刘伟;褚志鹏;岳华梅;李创举
关键词:杂交鲟;姜黄素;代谢酶;抗氧化功能
-
瓦氏黄颡鱼精子冷冻保存技术
作者:金佳利;许金娇;杜明润;乔明辉;阮瑞;李创举
关键词:瓦氏黄颡鱼;精子保存;精子活力;稀释液;抗冻剂;平衡时间;熏蒸高度
-
松花江下游富锦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状况
作者:霍堂斌;宋聃;刘伟;唐富江;王继隆;张澜澜;李喆;赵荣伟
关键词:松花江下游;种类组成;卵苗密度;产卵场
-
加州鲈鱼苗摄食习性与驯食配合饲料研究进展
作者:刘伟;洪宇聪;孙凯辉;柴毅
关键词:
-
饲料中添加植物甾醇对大口黑鲈幼鱼生长性能、健康状况和肌肉质构的影响
作者:王艺;董凯玥;吴建军;赵旭民;李罗新;金佳利;褚志鹏;柴毅;刘伟
关键词:植物甾醇;大口黑鲈;生长;健康;肌肉质构
-
饲料外源蛋白酶对大口黑鲈生长、饲料利用、体成分和肝脏、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作者:吴建军;张蕉南;宋雪荣;周樱;刘伟
关键词: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蛋白酶;生长;体成分;生化指标;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