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规格短须裂腹鱼肌肉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路珂 1 ; 马宝珊 1 ; 霍斌 2 ; 褚志鹏 1 ; 徐滨 1 ; 朱祥云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2.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关键词: 短须裂腹鱼;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1094-11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规格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的营养价值差异。【方法】选取大规格短须裂腹鱼3尾(体重为425.27 g±14.99 g)和小规格短须裂腹鱼15尾(体重为72.63 g±11.31 g)。取背部肌肉(其中小规格短须裂腹鱼随机每5尾混为一个样本),测定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采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进行必需氨基酸营养评价。【结果】两种规格短须裂腹鱼肌肉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大规格组鱼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总含量(ΣTAA)、必需氨基酸总含量(ΣEAA)和鲜味氨基酸总含量(ΣDAA)显著低于小规格组鱼(P<0.05)。两种规格短须裂腹鱼肌肉蛋白质ΣEAA/ΣTAA的值分别为0.41和0.42,都大于0.4;ΣEAA/非必需氨基酸总量(ΣNEAA)的值分别为0.71和0.72,都大于0.6。蛋氨酸+胱氨酸是两种规格短须裂腹鱼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其次为缬氨酸。小规格组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总量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显著低于大规格组鱼(P<0.05),但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以及EPA+DHA、ω-3、ω-6等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大规格组鱼(P<0.05)。【结论】从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必需氨基酸营养评价、脂肪酸的营养价值等方面来看,小规格短须裂腹鱼的营养价值更高。

  • 相关文献

[1]不同地区、品种及养殖模式罗非鱼营养差异分析. 王煜坤,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黄卉,魏涯,高永清. 2018

[2]中国不同海域养殖坛紫菜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杨少玲,戚勃,杨贤庆,林婉玲,邓建朝,吴燕燕,马海霞,荣辉. 2019

[3]短须裂腹鱼仔稚鱼发育及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黄俊,朱挺兵,杨德国,吴兴兵,柴毅. 2019

[4]基于PAE编码系统的短须裂腹鱼行为谱. 朱挺兵,颜文斌,杨德国. 2018

[5]短须裂腹鱼胚胎及早期仔鱼发育观察. 刘阳,朱挺兵,吴兴兵,颜文斌,杨德国. 2015

[6]水产养殖中传统增氧设备增氧能力差异分析. 钟伟,吴姗姗,韩梦遐,倪琦,顾海涛. 2024

[7]向家坝水电工程蓄水后坝下河段水质现状分析. 仝路路,茹辉军,倪朝辉,李媛,陈敏. 2016

[8]水产养殖中传统增氧设备能耗差异分析. 顾海涛,倪琦,吴姗姗,钟伟,韩梦遐. 2023

[9]不同盐度和饵料对点篮子鱼幼鱼生长的影响. 邹雄,庄平,刘鉴毅,章龙珍,赵峰,高荣兵. 2009

[10]网箱养殖褐牙鲆营养成分与感官特征分析. 李娇,关长涛,董登攀,崔勇,黄滨. 2010

[11]俄罗斯鲟鱼卵与西伯利亚鲟鱼卵的营养成分比较. 高露姣,夏永涛,黄艳青,师伟,庄平,张涛,宋超. 2012

[12]银鲳与翎鲳肌肉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的比较分析. 彭士明,施兆鸿. 2009

[13]南极磷虾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常青,秦帮勇,于朝磊,秦帮勇,于朝磊,孔繁华. 2013

[14]青蛤的保活与营养. 于业绍,顾润润,杨星星. (Mis

[15]日粮铁对草鱼生长、营养成分和部分血液指标的影响. 苏传福,罗莉,文华,盛小洒,李珊珊. 2006

[16]中草药对斑节对虾生长、饲料利用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李卓佳,林黑着,郭志勋,冯娟,文国樑. 2008

[17]星斑川鲽♀×圆斑星鲽♂杂交子一代与亲本营养成分的比较. 王波,谢琳萍,刘世禄,翟毓彬,赵鸣. 2010

[18]野生雌雄鲫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韩现芹,姜巨峰,赵小光. 2012

[19]雌核发育牙鲆与普通牙鲆的肌肉营养成分比较. 刘海金,王常安,王晓梅,方平,徐奇友,曲江波. 2010

[20]低盐碱池塘养殖雅罗鱼及其杂交种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常玉梅,闫浩,苏宝锋,孙博,张立民,梁利群.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