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割苗对基质覆盖免耕播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严晓丽 1 ; 李海亮 1 ; 于珍珍 1 ; 邹华芬 1 ; 王宏轩 1 ; 孙海天 1 ; 史健伟 1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广东省省级现代农业(耕地保育与节水农业)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湛江试验站;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 玉米;基质覆盖免耕播种;割苗;生长性状;产量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3 年 50 卷 010 期

页码: 37-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割苗对基质覆盖免耕播种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基质覆盖免耕播种模式下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以'惠玉甜 3 号'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 4 种不同种植密度(6.0 万、7.0 万、8.0 万、9.0 万株/hm2,分别标记为A1~A4),副区为 4 种不同割苗处理(3~4 叶龄、5~6 叶龄、7~8 叶龄,分别标记为T1~T3;不割苗为CK),研究割苗对基质覆盖免耕播种玉米生长发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割苗对基质覆盖免耕播种玉米的生育周期和灌浆期叶片的SPAD值影响不显著.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茎秆性状、果穗性状均呈下降趋势.在A1~A3 种植密度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呈上升趋势,在A4 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相对下降.在A1~A4 种植密度下,割苗使株高、穗位高显著降低,茎粗显著增加,作用效果为T2>T1>T3;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穗质量和产量显著增加,以T2 处理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5~6 叶龄(T2)割苗处理下,A1~A4 种植密度分别增产 13.80%、11.71%、15.49%和 13.24%;且在A3 种植密度下,割苗处理产量提升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种植密度,T1~T3 处理分别增产13.53%、15.49%和 8.98%.[结论]割苗可降低基质覆盖免耕播种玉米的重心、增加茎粗,同时促进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单穗质量等果穗性状正向生长发育,有效提高基质覆盖免耕播种玉米的产量,且在 8.0万株/hm2 种植密度下,于 5~6 叶龄进行割苗增产效果最佳.

  • 相关文献

[1]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技术对玉米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 李海亮,汪春,邹华芬,孙海天,余兵兵,汪汇源. 2020

[2]麻疯树种源/家系生长和结实变异研究. 沈俊岭,骈瑞琪,孙佩光,陈晓阳. 2013

[3]苗期机械损伤对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熊焰,王辉,王军,王露露,周霞,王健华,伍苏然. 2022

[4]BGA土壤调理剂与氮磷钾肥配施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韩全辉,黄洁,许瑞丽,罗春芳. 2013

[5]BGA土壤调理剂基施方法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许瑞丽,韩全辉,黄洁. 2013

[6]利用SPAD和Dualex快速、无损诊断玉米氮素营养状况. 鱼欢,邬华松,王之杰. 2010

[7]水分胁迫对大芒幼苗生长性状及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 庄辉发,林位夫. 2008

[8]3个番木瓜品种组培苗在云南元谋地区的种植试验. 周鹏,纪中华,段日汤,沈文涛,黎小瑛. 2011

[9]海南黑山羊GH1基因SNPs筛选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管凇,周汉林,徐铁山,孙卫平,胡海超. 2021

[10]番鸭及半番鸭SNP研究进展. 徐铁山,刘志勇,林哲敏,陈积坤,顾丽红. 2017

[11]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技术对玉米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史健伟,邹华芬,严晓丽,孙海天,王宏轩,李海亮,汪春. 2024

[12]中国天然橡胶安全的几个问题. 柯佑鹏,谭基虎,过建春,张玉梅. 2006

[13]南方温室不同时段遮阳降温效果及对甜椒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王玉彦,党选民,朱国鹏. 2005

[14]北京鸭早期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 徐铁山. 2005

[15]磷铝协同作用对玉米苗期生物学性状和营养学特性的影响. 章爱群,贺立源,赵会娥,杨建峰,吴照辉,李淑艳. 2009

[16]取食玉米不同组织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营养指标的影响. 唐庆峰,房敏,姚领,邱坤,郑兆阳,金涛,李桂亭. 2020

[17]海南省南繁种植区玉米病害调查. 郑肖兰,徐春华,郑行恺,冯艳丽. 2019

[18]圆盘式茎秆切割器研究进展. 薛忠,宋德庆,郭向明,黄正明,王刚,邓干然,张劲. 2014

[19]9个玉米DOF基因对逆境胁迫的响应模式分析. 贾利强,赵秋芳,陈曙. 2020

[20]玉米SRO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赵秋芳,马海洋,贾利强,陈曙,陈宏良.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