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整合分析不同施肥运筹下中国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晓娟 1 ; 何海军 1 ; 连晓荣 1 ; 寇思荣 1 ; 周文期 1 ;

作者机构: 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厩肥;秸秆还田;无机肥;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

期刊名称: 土壤与作物

ISSN: 2095-2961

年卷期: 2019 年 002 期

页码:

摘要: 基于整合分析不同施肥运筹下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特征,以期为制定合理的农田管理培肥措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缓解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收集1990-2015年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采用数据整合分析方法 (Meta-analysis)定量分析施肥类型、施肥年限等人为管理及土壤属性(质地)等因素下施肥(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含量的影响程度.与对照(CK,不施肥)相比,不同施肥措施均能显著提高SMBC和SMBN含量.不同施肥措施下耕层SMBC和SMBN变化存在空间分异特征,尤其在西北区,厩肥和化肥配施(CFM)能够显著增加SMBC和SMBN含量.不同土壤质地条件下,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提高SMBC和SMBN含量.有机肥的施用(增施或配施),尤其在西北地区以及土壤肥力水平较低的沙壤土地区,对于农田土壤肥力维持与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耕作方式对绿洲灌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分布的影响. 马忠明,吕晓东,刘莉莉. 2015

[2]‘清水’紫花苜蓿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对铜镍胁迫的响应. 梁鹏飞,李景峰,南丽丽,郭全恩,曹诗瑜. 2023

[3]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白菜型冬油菜的影响研究. 杨志奇,罗照霞,俄胜哲. 2014

[4]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杨钊,尚建明,陈玉梁. 2019

[5]秸秆还田与氮肥减施对旱地春玉米 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建军,党翼,赵刚,樊廷录,王磊,程万莉,李尚中,王淑英,雷康宁,张朝伟. 2019

[6]膜下秸秆还田添加腐解剂对旱地土壤碳氮积累及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 杨封科,何宝林,张国平,张立功,高应平. 2019

[7]秸秆还田结合秋覆膜对旱地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陈玉章,柴守玺,程宏波,柴雨葳,杨长刚,谭凯敏,常磊. 2019

[8]深松和秸秆还田对甘肃引黄灌区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生产的影响. 温美娟,王成宝,霍琳,姜万礼,杨思存. 2019

[9]秸秆还田方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土壤水分的影响. 王婷,丁宁平,周海燕. 2013

[10]黄土高原黑垆土施肥的作物累积产量及土壤肥力贡献. 俄胜哲,丁宁平,李利利,袁金华,车宗贤,周海燕,尚来贵. 2019

[11]深松和秸秆还田对灌耕灰钙土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温美娟,杨思存,王成宝,霍琳. 2023

[12]陇东旱塬覆膜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对秸秆还田与减氮的响应. 党翼,张建军,赵刚,王磊,周刚,樊廷录,李尚中. 2023

[13]低温秸秆降解微生物菌剂的研究进展. 赵旭,王文丽,李娟,呼和. 2014

[14]秸秆还田的生化他感效应研究初报. 杨思存,霍琳,王建成. 2005

[15]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灰钙土土壤理化性状、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温美娟,杨思存,王成宝,霍琳. 2025

[16]秸秆还田和覆膜对旱作雨养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牛婷婷,马明生,张军高.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