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夏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沙海蜇数量分布和生长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建生 1 ; 凌建忠 1 ; 程家骅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夏季;长江口;沙海蜇;数量分布;生长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17 年 39 卷 01 期

页码: 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2013年和2014年的6~7月共6个航次在长江口近海对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开展的定点调查和生物学测定数据,对该海域沙海蜇的数量分布和生长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末夏初,沙海蜇幼体首先出现在长江冲淡水控制势力较弱的江苏省中南部近岸和长江口北部外海水域;随着水温回升,逐渐向长江冲淡水控制势力较强的海域和黄海冷水团控制的南黄海中央深水海域扩散,吕四近岸的出现率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外海出现率持续保持在高水平;7月下旬,随着沙海蜇伞径达到高峰值,在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呈现全面暴发的趋势。根据生长速度和出现率,把沙海蜇的生长分为3个阶段:发生初期,时间为6月上旬,出现率较低,个体较小;快速生长期,时间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出现率逐渐升高,生长速度前期较快,后期略有降低;暴发期,时间为7月中旬至7月下旬,出现率和伞径均达到最大值,生长速度呈现持续降低趋势。监测夏季长江口近海沙海蜇的数量分布和生长特征,对于预测当年伏季休渔后东黄海的沙海蜇暴发和对渔业生产预警具有重要的意义。

  • 相关文献

[1]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夏季浮游植物分布现状与变化趋势. 王云龙,袁骐,沈新强. 2008

[2]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无脊椎动物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吴强,王俊,袁伟,金显仕. 2011

[3]长江口及邻近水域夏季鱼卵、仔鱼数量分布特征. 蒋玫,沈新强. 2006

[4]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分布特征. 刘媛媛,宋超,赵峰,吕杨,杨刚,章龙珍. 2016

[5]2004年秋季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柳丽华,左涛,陈瑞盛,王俊. 2007

[6]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春季鱼卵仔鱼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蒋玫,沈新强,陈莲芳. 2006

[7]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春季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王云龙,袁骐,沈新强. 2005

[8]长江口近岸水域小黄鱼仔稚鱼时空分布和生长特征. 李建生,凌建忠,胡芬. 2018

[9]长江口凤鲚幼鱼的耳石微结构、日龄与生长. 何文平,黎雨轩,李钟杰,谢松光. 2013

[10]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 王焕焕,张涛,宋超,赵峰,毕学娟,章龙珍,庄平. 2016

[11]祟明东滩团结沙鱼类群落多样性与生长特性. 冯广朋,庄平,刘健,张涛,李长松,章龙珍,赵峰,黄晓荣. 2007

[12]长江口悬沙对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elleri)生长的影响. 徐兆礼,沈新强,陈亚瞿. 2004

[13]绿鳍马面鲀(Navodon septentrionalis)对4种大型水母的捕食行为. 刘春胜,庄志猛,陈四清,刘长琳,赵鹏,陈昭廷. 2014

[14]三种大型钵水母幼体对牙鲆和许氏平鲉仔稚鱼的捕食选择性. 刘春胜,庄志猛,陈四清,燕敬平,刘长琳,陈昭廷. 2016

[15]基于β-连环蛋白基因的分子标记甄别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和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 杨傲傲,朱玲,周春娅,杨洪,骆晓蕊,刘春胜,庄志猛. 2015

[16]2018年6月渤海大型水母分布特征. 王朋鹏,张芳,孙松,杨涛. 2020

[17]东、黄海沙海蜇暴发对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 2015

[18]中国海域两种大型食用水母利用状况分析及沙海蜇资源量评估.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 2014

[19]东黄海沙海蜇与口冠水母分类关系的辨析-基于核糖体18 SrDNA基因序列. 刘敏,马凌波,凌建忠,李建生,程家骅. 2011

[20]2008年夏秋季东海区北部沙海蜇资源状况分析.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李惠玉.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