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高银奎 1 ; 侯跃生 1 ; 陈奇恩 1 ; 王淑芬 1 ; 张名昌 1 ; 翁惠玉 1 ; 刘守渠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二元组合覆盖;农田覆盖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1993 年 03 期
页码: 45-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二元组合覆盖玉米是用地膜和秸秆两种材料组合的一种全覆盖模式,它将地膜覆盖的增温保墒和秸秆覆盖的降温保墒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了秸秆前期降温和地膜后期增温的弊端,具有明显的土壤环境效应和生物学效应,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生态条件,调控了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和地上部与地下部的协调生长,提高了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和干物质积累与灌浆强度,是解决黄土高原残塬沟壑区水土流失的一项措施。
- 相关文献
[1]农田覆盖与农作物产量结构形成机制的研究——Ⅰ.浅施有机肥与棉花高产的关系. 陈奇恩,翁惠玉,任平合,武宗信,苏彩虹. 1989
[2]不同灌溉水量下不同玉米品种水分利用率及相关原因分析. 樊修武,池宝亮,黄学芳,张健. 2008
[3]优质富硒玉米新品种—晋糯8号的选育与利用. CHEN Yong-xin,陈永欣,DONG Li-Hong,董立红,ZHAI Guang-qian. 2012
[4]锌肥在甜玉米栽培中的应用效果. 王俊花,郭瑞萍,樊敬前,邵林生,王瑞钢,白玉林,闫建宾,梁海英. 2010
[5]不同收获期对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瑞,李中青,李齐霞,祁丽婷,王敏,任先忠. 2015
[6]玉米丝黑穗病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王建军,王燕,石秀清,赵丽芳,王富荣. 2010
[7]玉米种子纯度及真实性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王创云,王陆军,赵丽,侯雅静. 2012
[8]山西省玉米基础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樊智翔,郭玉宏,王早荣,安伟,米小红. 2002
[9]玉米品种抗矮花叶病鉴定. 王富荣,石秀清,石银鹿,王文静,王建军,史海萍. 2003
[10]山西省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及控制对策. 石秀清,王富荣,石银鹿,王建军,赵晓军. 2005
[11]晋单(糯)41号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陈永欣,翟广谦,李彦良,阮福林,李文和,韩永明,董立红. 2002
[12]施肥和降水年型对旱地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周怀平,杨治平,李红梅,关春林. 2005
[13]山西玉米遗传育种回顾与展望. 王宏伟,王早安,郭玉宏,马海林. 2000
[14]玉米种子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遗传变化的研究. 乔燕祥,高平平,周建萍. 1999
[15]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玉米矮花叶病抗性QTL的定位分析. 张红梅,北京大北农农业科技研究院,张红伟,刘小红,郑祖平,王富荣,杨书成,罗绮,谭振波. 2005
[16]离体玉米花粉生活力研究. 张红梅,智建奇,孙毅,董立红,罗绮. 2003
[17]黑玉米自交系中直接导入Bt基因后自然抗虫性鉴定. 张效梅,邢志伟,殷永晟,常金玉. 2004
[18]不同阶段土壤水分亏缺对玉米穗部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祥利,梁哲军,陶洪斌,王璞. 2010
[19]不同阶段土壤水分亏缺对玉米穗部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祥利,梁哲军,陶洪斌,王璞. 2010
[20]种子老化影响玉米生理生化反应及遗传组分的研究. 乔燕祥,高平平. 199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遗传育种技术类型及发展前景
作者:郭峰;吴建萍;郭瑜;段运平;刘守渠
关键词:玉米遗传育种技术;类型;发展前景
-
玉米遗传育种技术探究
作者:郭峰;郭瑜;刘守渠
关键词:玉米;遗传育种;技术发展;应用
-
沃锋16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刘守渠;段运平;郭峰;任小燕
关键词:玉米;沃锋168;选育;栽培技术
-
冬季南繁玉米栽培及管理技术
作者:郭峰;段运平;刘守渠;任小燕
关键词:玉米;南繁;栽培;管理
-
特早熟玉米品种并单5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郭峰;段运平;刘守渠;任小燕;王定仙
关键词:特早熟;并单56;品种选育
-
玉米核心种质群体构建与改良效果
作者:刘守渠;段运平;撖晓东;郭峰;任小燕
关键词:玉米;群体;核心种质;改良
-
4个玉米自交系的耐密性研究
作者:任小燕;段运平;刘守渠;郭峰;郝曜山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种植密度;耐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