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广燕 1 ; 王燕君 1 ; 王鸿昌 1 ; 李敦松 2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东莞市农业种子研究所
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赤眼蜂;玉米螟;控制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08 年 16 期
页码: 115+125
摘要: 通过释放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进行玉米螟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甜玉米大喇叭口期放蜂1次均能以一定的比例寄生,其中以玉米螟、赤眼蜂效果最好,寄生的卵块数可达90%以上,寄生卵粒数在45%以上;放蜂后,放蜂区卵块寄生率和卵粒寄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区。通过放蜂可减少亚洲玉米螟对华南地区甜玉米的危害。
- 相关文献
[1]我国玉米螟防治技术研究概况. 陈元生. 2001
[2]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对玉米螟的联合毒力. 陈炳旭,董易之,陆恒,郑锦荣,汤力,郑常格. 2010
[3]珠江三角洲甜玉米螟害防治试验初报. 黄少华,张宝鑫,李敦松,冯莉,陈万良. 2004
[4]释放不同种类赤眼蜂对亚洲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 李敦松,罗宝君,赵秀梅,郑旭,袁明,姜晓军,何康来. 2019
[5]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害虫生物防治研究60年:成就与展望. 赵灿,张宝鑫,袁曦,宋子伟,刘子欣,李敦松. 2020
[6]人造寄主卵生产赤眼蜂的工艺流程及质量标准化研究. 刘志诚,刘建峰,杨五烘,李敦松,王春夏. 1996
[7]2013年广西大面积释放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效果调查报告. 袁曦,李敦松,赵云龙,冯新霞,左翀,李世乐. 2014
[8]利用无人机释放赤眼蜂研究. 李敦松,袁曦,张宝鑫,赵愚,宋子伟,左翀. 2013
[9]冷藏对米蛾卵液中游离氨基酸变化的影响. 黄燕嫦,宋子伟,李敦松,张古忍. 2016
[10]大量繁殖赤眼蜂用的柞蚕蛾破腹卵清洗机. 刘志诚,杨五烘,王春夏,刘建峰,梁裕芬,曾继初. 1991
[11]紫外线处理米蛾卵对赤眼蜂繁殖的影响. 袁曦,冯新霞,李敦松,张宝鑫. 2012
[12]寄生小菜蛾的赤眼蜂蜂种选择 Ⅲ.三种赤眼蜂对十字花科蔬菜非目标害虫的寄生能力. 何余容,吕利华,庞雄飞. 2002
[13]用人工寄主卵繁殖卵寄生蜂研究的新进展. 刘志诚,孙姒纫,杨五烘,刘建峰,王志勇,王春夏. 1988
[14]寄生小菜蛾的赤眼蜂蜂种选择II.几种赤眼蜂在米蛾卵上的繁殖潜能评价. 何余容,吕利华,庞雄飞. 2001
[15]寄生小菜蛾的赤眼蜂蜂种选择Ⅰ.几种赤眼蜂对小菜蛾的寄生潜能评价. 何余容,吕利华,庞雄飞. 2001
[16]高层建筑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管理及控制探讨. 杨勇文,丁晓敏. 2013
[17]颗粒体病毒对小菜蛾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模拟. 何余容,吕利华. 2005
[18]控制种茧死蛹发生 提高蚕种繁育系数. 吴福泉. 2012
[19]畜禽健康养殖关键环节的控制措施. 李大刚,林映才. 2010
[20]酶的固体发酵生产研究进展. 孙巍,刘学铭.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日本平腹小蜂滞育幼虫的表型研究
作者:肖俊健;袁龙宇;夏玥;李敦松;赵灿
关键词:日本平腹小蜂;滞育;生物学表型;脂滴
-
沙糖橘上植绥螨种群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
作者:宋子伟;郑苑;张宝鑫;李敦松
关键词:植绥螨;沙糖橘;种群动态;化学农药;杂草
-
红彩瑞猎蝽微胶囊人工饲料饲养效果评价
作者:郭义;肖俊健;夏长剑;李敦松;邓海滨
关键词:红彩瑞猎蝽;微胶囊人工饲料;发育历期;繁殖力
-
荔枝蒂蛀虫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初步研究
作者:郭义;李鹏燕;李敦松
关键词:荔枝蒂蛀虫;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简化基因组测序;系统进化树
-
日本平腹小蜂滞育解除条件及其在广州市田间的越冬情况
作者:赵灿;夏玥;张宝鑫;李敦松
关键词:日本平腹小蜂;滞育解除;越冬;温度;光周期
-
短时温度胁迫对蝇蛹俑小蜂发育历期和寿命的影响
作者:郑苑;李敦松
关键词:高温胁迫;低温胁迫;发育历期;寿命;后足胫节
-
荔枝瘿螨生物学及其防控研究进展
作者:宋子伟;肖俊健;张宝鑫;薛晓峰;李敦松
关键词:荔枝瘤瘿螨;荔枝分位瘿螨;植绥螨;综合防治;防治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