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刚 1 ; 张中东 2 ; 王璞 3 ; 陶洪斌 3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作物栽培与耕作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2.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
3.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旱地;玉米;穗部性状;产量;综合分析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2 年 05 期
页码: 100-1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45个玉米杂交种的8个穗部性状指标与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和千粒重与产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各穗部性状对产量的直接贡献依次为:单株粒重、行粒数、穗长、千粒重、秃尖长、出子率、穗行数、穗粗。单株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行粒数在直接对产量负向效应中表现最高,行粒数、千粒重、穗行数和穗粗都是通过单株粒重间接对产量产生影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第3类单株粒重较高,其他穗部性状之间较协调,产量表现最高。综上所述,旱地条件下,选择高产玉米品种应该首先关注品种的单株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兼顾行粒数、千粒重、穗行数和穗粗等性状。
- 相关文献
[1]地膜覆盖导致旱地玉米减产的负面影响. 张冬梅,池宝亮,黄学芳,刘恩科,张健. 2008
[2]4种旱地耕作方法下不同覆盖形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郑联寿,贾志森,智建奇,苏申酉,李泉泽. 2005
[3]不同类型品种和密度对旱地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张冬梅,张伟,樊修武,黄明镜,黄学芳,刘恩科,池宝亮. 2011
[4]旱地玉米不同耕作覆盖措施的土壤环境及产量效应. 张冬梅,张伟,姜春霞,王晓娟,刘化涛,杨柯,闫六英,刘恩科,翟广谦. 2019
[5]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土壤环境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伟,张冬梅,樊修武,刘恩科,池宝亮. 2010
[6]不同阶段土壤水分亏缺对玉米穗部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祥利,梁哲军,陶洪斌,王璞. 2010
[7]不同阶段土壤水分亏缺对玉米穗部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祥利,梁哲军,陶洪斌,王璞. 2010
[8]玉米株高整齐度与穗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翟广谦,陈永欣,田福海,徐惠民. 1998
[9]玉米穗部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侯有良,卢宝红,钟改荣,陈喜明,赵篆芳. 2003
[10]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穗部性状一般配合力分析. 苏东涛,郑植尹,郑向阳,刘永忠. 2016
[11]十二个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的灰色综合评判. 段学艳,高跟来,宁慧云,甄胜虎. 2005
[12]不同化控剂处理下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研究. 李慧明,段宏凯,平俊爱,李爱军,李卫东,杜志宏,吕鑫. 2016
[13]茬口对不同专用小麦品种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靖华,崔欢虎,王裕智,马爱平,亢秀丽. 2006
[14]高粱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赵建武,王磊,崔金胜. 2016
[15]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灰关联评价研究. 宁慧云,连晋,赵玉坤,连吉明,高根来. 2013
[16]旱地玉米两种秸秆覆盖方法. 赵克明. 1992
[17]晋中旱地玉米耗水规律及农田水分平衡研究. 陈奇恩,萧复兴,晋凡生,李海金,朱亚丽. 1991
[18]渗水地膜覆盖玉米试验研究综述. 殷海善,姚建民,杨瑞平. 2000
[19]不同农田管理措施旱地玉米土壤水分特征分析. 张冬梅,池宝亮,黄学芳,张健. 2007
[20]旱地玉米微孔膜覆盖栽培试验研究. 刘贵锋,曹昌林,高德进,乔建清,池宝亮.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忻州市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的筛选
作者:宫帅;张中东;郭正宇
关键词:玉米;机械粒收;籽粒含水量;破损率;损失率
-
种植密度对玉米耐密性状的影响
作者:宫帅;张中东;郭正宇
关键词:密植;灌层透光系数;叶片夹角
-
新老玉米品种花粒期干物质及氮素积累转运机制的差异分析
作者:张中东;郭正宇;宫帅;陈永欣
关键词:玉米;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
-
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营养成分及灌浆动态变化研究
作者:张中东;郭正宇;宫帅;翟广谦;陈永欣
关键词:玉米;籽粒;营养成分;灌浆动态
-
不同铺膜播种方式对玉米生长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宫帅;张中东;郭正宇
关键词:玉米;地膜;平铺侧种;放苗;地膜回收
-
不同时期喷施苯醚甲环唑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宫帅;翟广谦;张中东;郭正宇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苯醚甲环唑;施药时间;防效
-
药剂拌种对小麦地下害虫及蚜虫的防治效果
作者:刘秀丽;雷逢进;刘庆华;董小元;周军锋;王璞;韩丽丽
关键词:小麦;70%吡虫啉;20%毒死蜱;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