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品质棉杂种一代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优势表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香桂 1 ; 周宝良 1 ; 陈松 1 ; 张震林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杂种棉;高品质;农艺性状;经济性状

期刊名称: 江西棉花

ISSN: 1006-0499

年卷期: 2003 年 25 卷 04 期

页码: 16-19

摘要: 本研究采用江苏经作所自育的高强纤维种质,与综合性状优良的丰产陆地棉品种杂交,共配制8个杂交组合,经与亲本及推广品种比较,表明杂种一代籽、皮棉产量具有较高的中亲优势,籽棉AH平均为7.83%,皮棉AH平均为14.88%,籽棉与推广品种相当,皮棉低于推广品种。衣分具有较高的中亲优势,AH平均为12.12%,但竞争优势低,均为负向优势。铃重竞争优势高,平均CH为7.07%。纤维品质优势明显,统长的平均AH为5.60%,年均CH为19.41%;整齐度的年均AH为2.01%,平均CH为3.91%,比强度的平均AH为9.38%,平均CH为41.32%;麦克隆值的AH既有正向又有负向优势表现,其平均AH为-0.44%,表现为中亲值,CH则均表现为负向优势,平均为-12.4%。

  • 相关文献

[1]杂交抗虫棉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比较研究. 王海洋,陈建平,张萼. 2005

[2]陆地棉短果枝的遗传与育种利用研究. 狄佳春,陈旭升,赵亮. 2014

[3]引进国外棉花种质资源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鉴定研究. 张香桂,周宝良,陈松,张震林. 2002

[4]抗虫棉与常规棉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的比较研究. 张香桂,周宝良,陈松,张震林. 2004

[5]黄萎病发病级别对高品质棉渝棉1号的影响. 狄佳春,陈旭升,刘剑光,肖松华,许乃银. 2004

[6]高品质棉主要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 张香桂,倪万潮,沈新莲,张保龙,杨郁文,徐英俊,姚姝. 2007

[7]新杂种棉苏棉17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承泓良,陈国平,冷苏风,何旭平,肖松华,王庆华. 2000

[8]影响杂种棉马克隆值的相关因子分析. 陈旭升,狄佳春,刘剑光,许乃银,肖松华. 2001

[9]杂种棉“苏杂16”的杂种优势及F_2自交衰退. 钱大顺,许乃银,狄佳春,张香桂,刘剑光. 2001

[10]高品质番茄产业链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与实证研究. 朱方林,朱大威,赵统敏. 2019

[11]高品质双价抗虫杂交棉“宁杂602”的品种特性分析. 陈旭升,郭三堆,许乃银,崔洪志,狄佳春,刘剑光,肖松华. 2004

[12]转基因抗虫棉后时代棉花科技问题思考. 倪万潮,郭书巧,束红梅,沈新莲,张香桂,徐鹏. 2012

[13]高品质棉“科棉1号”的源库特征. 徐立华,李国锋,何循宏,杨德银. 2003

[14]高品质抗黄萎病棉花新种质的创造. 肖松华,吴巧娟,刘剑光,狄佳春,许乃银,陈旭升. 2006

[15]设施蔬菜高品质栽培技术. 冯伟民,沙国栋,卢昱宇,管安琴,徐建平. 2012

[16]高品质棉JS系列的生育特性及产量质量表现. 徐立华,李国锋,杨长琴,杨德银. 2004

[17]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李卫华,胡新燕,申温文,宋玉萍,徐加安,李强. 2000

[18]豇豆品种比较试验. 黄晓峰,杨海峰,王征业. 2008

[19]氮肥水平及运筹对太湖糯2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陈培峰,乔中英,黄萌,王建平,朱勇良. 2010

[20]江苏省常规中灿稻主要经济性状分析及其选育目标的思考. 朱国永,王爱民.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