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伟钧 1 ; 谭国强 1 ; 李兰甫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玉米螟;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高产栽培技术;特征特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玉米新品种;海伦市;成熟脱水;籽粒
期刊名称: 现代化农业
ISSN: 1001-0254
年卷期: 1991 年 009 期
页码: 11-12
摘要: 寒地玉米新品种龙单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以海014为母本,长3为父本杂交育成的,1990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为推广品种.一、主要特征特性在海伦市从出苗到成熟生育日数120~125天,需要活动积温2500℃左右.幼苗健壮,前期发苗快,籽粒成熟脱水快,株高2.4~2.5米,穗位较高,茎秆较细,叶片收敛.穗长23~25厘米,穗粗5厘米,果穗园锥形,红轴,籽粒半马齿形,粒行数14~16行,百粒重35克,子实出产率为82.6%,品
- 相关文献
[1]抗寒早熟李新品种"绥李5号". 孙伟. 2010
[2]晚熟李新品种-秋甜李. 杨晓华. 2013
[3]基于专利信息分析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现状. 赵杨,刘宝民,钱华,李国泰. 2019
[4]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情况及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李敏,赵秀梅,刘洋,王立达,武琳琳,李青超,柴丽丽. 2013
[5]松嫩平原玉米低产区低产原因分析及对策. 徐伟钧. 1991
[6]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杨耿斌. 2009
[7]黑龙江省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纪春学. 2012
[8]杏新品种-龙垦玉黄杏. 牟蕴慧. 2011
[9]抗寒优质李新品种-龙园早桃李. 牟蕴慧. 2014
[10]杏新品种-龙垦玉黄杏的选育. 牟蕴慧. 2011
[11]大果丰产黑穗醋栗新品种-丹江黑. 周文志. 2013
[12]李抗寒早熟新品种-龙园早李. 牟蕴慧. 2012
[13]李芽变新品种-龙园桃李. 牟蕴慧. 2009
[14]杏抗寒新品种-龙园甜杏. 牟蕰惠. 2007
[15]梨抗寒新品种-秋月梨. 刘延杰. 2014
[16]黑龙江省中西部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南元涛. 2005
[17]对黑龙江省马铃薯种业生产发展的建议. 马启慧. 2007
[18]玉米新品种嫩单23及栽培技术. 孙善文,马宝新,刘海燕,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 2019
[19]玉米新品种鹏玉33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俊强,韩业辉,周超,徐婷,袁明,马波,曲忠诚,谭可菲,李青超,刘洋,丁昕颖,李铁,孙铭隆,徐邦会,马宝新. 2022
[20]矮秆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鹏玉35的选育. 王俊强,韩业辉,周超,徐婷,王连霞,曲忠诚,胡继芳,李青超,刘洋,丁昕颖,李铁,孙铭隆,徐邦会,董鹏.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苍耳提取物对大豆蚜及其天敌瓢虫的影响
作者:王春;王芊;李新民;徐伟钧
关键词:大豆蚜;苍耳;毒杀活性;异色瓢虫
-
大豆蚜非寄主植物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筛选
作者:王春;王芊;李新民;徐伟钧
关键词:大豆蚜;植物提取物;杀虫活性
-
对优化中俄边境地区马铃薯甲虫疫情监控体系的思考
作者:王冬梅;陈林;郑超;张有才;罗公平;徐伟钧
关键词:中俄边境;马铃薯甲虫;疫情监测;防控
-
播期对大豆蚜及其天敌种群动态的影响
作者:刘兴龙;王克勤;刘春来;邵天玉;王爽;夏吉星;杨帆;刘宇;李新民;徐伟钧
关键词:大豆蚜;大豆播期;天敌;种群动态;关联度
-
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吸虫塔有翅蚜种群动态
作者:王爽;李新民;刘春来;杨帆;夏吉星;王克勤;刘兴龙;邵天玉;徐伟钧
关键词:吸虫塔;有翅蚜;大豆蚜;种群动态
-
大豆食心虫生物防治技术集成创新及应用
作者:王克勤;刘兴龙;邵天玉;徐伟钧;赵奎军
关键词:大豆;食心虫;生物防治
-
蚜虫新型预警网络的构建及其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作者:秦启联;梁红斌;曹雅忠;许国庆;高占林;徐伟钧;武予清;李学军;赵章武;成新跃
关键词:蚜虫;吸虫塔;预警;绿色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