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牙鲆和半滑舌鳎5S rDNA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及鲽形目5种鱼类的分子系统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谢明树 1 ; 孙冰 1 ; 张博 1 ; 邵长伟 2 ; 王启龙 2 ; 王磊 2 ; 陈松林 2 ;

作者机构: 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牙鲆;半滑舌鳎;5S rDNA基因;荧光原位杂交;鲽形目;系统发生

期刊名称: 水产学报

ISSN: 1000-0615

年卷期: 2012 年 36 卷 08 期

页码: 1159-11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将5S rDNA基因定位在牙鲆和半滑舌鳎染色体上,结果表明,5S rDNA基因在雌、雄性半滑舌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存在2个杂交信号位点;在二、三倍体牙鲆的同源染色体上分别存在2个和3个杂交信号位点,杂交信号明显且特异。本研究首次将5S rDNA基因定位在半滑舌鳎和三倍体牙鲆的染色体上,为牙鲆及半滑舌鳎倍性鉴定、染色体鉴别提供了有效方法。此外,根据牙鲆5S rDNA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出大菱鲆和半滑舌鳎5S rDNA基因编码区序列,与鲽、塞内加尔鳎、大口黑鲈、七鳃鳗的5SrD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后发现,5种鲽形目鱼类5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高达98.3%,系统发生分析结果显示5种鲽形目鱼类聚为一支;各序列中GC含量均显著高于AT含量。

  • 相关文献

[1]半滑舌鳎含sox9基因BAC克隆的筛选及BAC-FISH定位. 孙建,陈松林,谢明树,邵长伟. 2014

[2]半滑舌鳎Gadd45g3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刘万军,张丽燕,邵长伟,王凯琳,齐茜,陈松林,温海深. 2014

[3]3种主养鲆鲽类的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比较研究. 梁萌青,雷霁霖,吴新颖,常青,郑珂珂. 2010

[4]恩诺沙星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常志强,李东利,李健. 2016

[5]鲽形目鱼类营养需求的研究进展. 吕云云,常青,陈四清,于朝磊,秦搏. 2014

[6]六种鲽形目鱼类无眼侧头部皮肤形态特征与功能探讨. 商晓梅,马爱军,王新安,周洲,孙志宾,夏丹丹. 2016

[7]7种鲽形目鱼类生长激素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及系统分析. 刘滨,臧晓南,刘顺梅,张学成,雷霁霖. 2008

[8]10种海参16SrDNA序列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费来华,李赟,陈家鑫. 2008

[9]几种帘形目贝类RDNA ITS序列的比较. 刘相全,包振民,胡景杰,王师,方建光,王如才. 2007

[10]中国达氏鳇野生群体和两个养殖群体的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户国,程磊,马波,孙大江,王斌,刘晓勇,柳淑芳,张颖. 2018

[11]鲮β-肌动蛋白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其作为分子内标的可靠性分析. 张殿昌,江世贵,邵艳卿,黄燕琴. 2006

[12]东海常见鲳属鱼类的形态差异及系统进化关系探讨. 赵峰,马春艳,庄平,章龙珍,施兆鸿. 2011

[13]基于16SrRNA序列探讨龟鳖类的遗传分化和系统发生. 郑将臣,万全,程起群,赵金良. 2011

[14]尼罗罗非鱼性别决定和分化的分子细胞学证据. 董在杰,尤洋,袁新华,陈家长,徐跑. 2010

[15]第六节大西洋牙鲆形态性状与参数的初步观测. 王波,田景波,张朝晖,左言明,朱明远,毛兴华. (Mis

[16]基于生长激素基因cDNA序列的鲽形目鱼类系统进化分析. 刘滨. 2008

[17]摄食不同饵料组褐牙鲆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楼宝. 2008

[18]用于目标序列染色体定位的镜鲤BAC-FISH体系构建. 邓海霞,赵紫霞,徐鹏,李艳,王书,孙效文. 2013

[19]异育银鲫寄生洪湖碘泡虫的鱼卵传播途径. 杨坤,翟凯旋,习丙文,陈凯,谢骏,潘良坤. 2021

[20]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鱼类基因定位研究中的应用. 鲁翠云,张明昭,李超,郑先虎,邱高峰,孙效文.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