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回交鲤与回交荷包红鲤染色体核型的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闫学春 1 ; 杜科 2 ; 梁利群 3 ;

作者机构: 1.淡水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3.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回交;荷包红鲤;鲤;染色体核型

期刊名称: 水产学杂志

ISSN: 1005-3832

年卷期: 2012 年 25 卷 02 期

页码: 9-12+16

摘要: 在23~25℃下,给平均体质量104.2g和106.8g的回交鲤(鲤鲫杂交♀×鲤♂)和回交荷包红鲤(鲤鲫杂交♀×荷包红鲤♂)胸腔注射植物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然后观察对比了染色体核型,探讨回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结果表明,两种鲤鲫杂交回交子代染色体组均由150条染色体组成,按着丝粒位置染色体组型可分为四组,每个染色体小组均由三条同源染色体组成。其中,回交鲤染色体数目为3n=150,染色体臂数NF=234,其核型公式为:3n=60m+24sm+36st+30t;回交荷包红鲤的染色体数目为3n=150,染色体臂数NF=252,其核型公式为:3n=66m+36sm+18st+30t。

  • 相关文献

[1]3种鲤鲫杂交回交后代染色体核型分析. 闫学春,栾培贤,梁利群. 2015

[2]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鲤育种概要. 石连玉,李池陶,葛彦龙,胡雪松. 2016

[3]荷包红鲤与德国镜鲤正反杂交组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池喜峰,贾智英,李池陶,石连玉. 2010

[4]荷包红鲤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研究. 刘明华,沈俊宝. 1992

[5]3种中国鲤mtDNA D-Loop序列的多态性与系统进化研究. 梁宏伟,邹桂伟,罗相忠,王长忠,呼光富,李忠. 2009

[6]用RAPD方法研究草鱼、柏氏鲤和3个地理种群鲤的亲缘关系. 邹曙明,楼允东,孙效文,沈俊宝. 2000

[7]建鲤和荷包红鲤肌肉脂肪、脂肪酸组成以及Apo-C-I转录水平的比较. 朱双宁,朱辰娴,俞菊华,李红霞,唐永凯,李建林,于凡,刘骏恂. 2015

[8]筛选杂交鲤亲子鉴定的微卫星标记(英文). 武耀,贾智英,李池陶,葛会争,石连玉. 2012

[9]水晶彩鲫、红鲫、锦鲤、荷包红鲤杂交子代的生长和体色研究. 徐伟,曹顶臣,李池陶,匡友谊,尹家胜. 2005

[10]两种方法分析大鳞鲃染色体核型的比较研究. 耿龙武,姜海峰,徐伟. 2018

[11]绿鳍马面鲀外部形态特征与染色体核型分析. 李凤辉,刘琨,王鹏飞,边力,陈四清,常青,葛建龙,周丽青. 2019

[12]青石斑鱼(♀)*蓝身大斑石斑鱼(♂)杂交后代及其父母本群体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陈帅,田永胜,成美玲,李振通,李子奇,黎琳琳,王林娜,王晓梅. 2021

[13]金虎杂交斑三倍体血细胞特征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邓远,李振通,苏金枝,黎琳琳,邱弈树,丁小雨,段鹏飞,王心怡,王林娜,刘阳,马文辉,赵侠,李胜忠,田永胜. 2024

[14]栉江珧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 周丽青,王雪梅,吴彪,孙秀俊,陈四清,刘志鸿,杨爱国,张盛农,赵庆,张高伟. 2018

[15]RNA干扰MSTN基因鲤的肌纤维密度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闫学春,栾培贤,何立川,吴学工. 2016

[16]鲤鲫杂交回交鲫染色体核型及DNA含量的分析. 闫学春,梁利群. 2014

[17]饲料硒对鲤组织抗氧化防御能力的影响. 刘伟,石连玉,杨雨辉,马波. 2000

[18]构建鲤现代种业的核心技术. 孙效文. 2013

[19]牙鲆回交、全同胞近交及其亲本家系的微卫星研究. 王磊,陈松林,田永胜,邓寒. 2011

[20]鲤鲫杂交(♀)×鲫(♂)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研究. 闫学春,孙效文,梁利群,曹顶臣.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