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立志 1 ; 曾宪国 2 ; 王连敏 1 ; 王春艳 1 ; 李忠杰 1 ; 李锐 1 ; 李禹尧 3 ; 孟英 1 ; 王萍 4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2.泰来县二龙涛农场
3.东北农业大学
4.山东省龙口市新嘉街道农业技术服务站
关键词: 黑龙江省;超级稻;株型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9 年 03 期
页码: 42-4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对黑龙江省超级早粳稻品种龙稻5号的株型研究发现,寒地超级稻龙稻5号根系发达,在根干重、根直径、根表面积和根体积等方面都比对照品种具有较大优势;茎秆粗壮,分蘖力强和抗倒伏性强;叶片肥厚,无论长宽都远高于对照品种,且叶片上举基角明显小于对照品种;从穗部性状来看龙稻5号属于直立大穗型品种,一次枝梗的产量贡献率较大。研究认为寒地超级稻品种龙稻5号具有理想株型模式的特点,并且在品质、抗性等方面都有较大的优势,是适合于黑龙江省寒地稻作区生态特点的优质超级早粳稻品种。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株型演变浅析. 姜玉久,贾立君,杨亚红. 1997
[2]株距对不同株型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杨梦平,潘丽丽,张勇,杨兴勇,董全中,薛红,张明明,李微微. 2017
[3]大豆超高产潜力的探讨. 满为群,杜维广,张桂茹,栾晓燕,陈怡,谷秀芝. 2001
[4]水稻株型结构相关基因遗传研究进展. 郭震华. 2013
[5]黑龙江省高纬地区几个主栽玉米品种适宜密度的研究. 陈海军. 2011
[6]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太靖,孟宏,李树军. 2011
[7]玉米自交系株型和产量性状的关系及其利用研究. 王雅萍. 2004
[8]寒地早粳稻"一早三抗"新株型育种理论与实践. 潘国君,刘传雪,张淑华,关世武,王瑞英,黄晓群,郭震华,郭俊祥. 2020
[9]平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魏然,李阳,СелиховаОльга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张武,于晓光,吴俊彦,崔杰印,位昕禹. 2024
[10]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寒地水稻产量构成与株型特征的影响. 王士强,陈书强,赵海红,萧长亮,顾春梅,那永光,解保胜,曹立勇,程式华. 2016
[11]不同密度下主茎亚有限型大豆株型及产量的变化规律. 李灿东,赵建有,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郭美玲,刘忠堂. 2014
[12]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理性状、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明泉. 2014
[13]黑龙江粳稻育种研究进展与展望. 潘国君,郭俊祥. 2022
[14]水稻产量与株型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李强,王敬国,安光日,张明,邹德堂,崔成焕,王凤义,韩龙植. 2008
[15]应用花粉管通道技术选育超级稻龙粳14试验研究. 刘传雪,潘国君,冯雅舒,刘丽艳,刘文萍,吕晓波. 2009
[16]提高黑龙江垦区超级稻生产水平的探讨. 汤凤兰,李敏,朱长波,武守君. 2011
[17]寒地早熟理想株型超级稻龙粳31的创新实践. 刘传雪,潘国君,张献国. 2014
[18]对黑龙江垦区超级稻研究的思考. 王庆胜,吴丽丽,刘华昭. 2009
[19]栽培因素对寒地超级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传增. 2012
[20]超级稻龙粳14超高产施肥技术研究. 刘传增.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不同育种阶段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作者:刘猷红;唐傲;董文军;孟英;张喜娟;刘凯;冷春旭;商全玉;来永才
关键词:寒地粳稻;育种阶段;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
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粳稻苗期耐冷QTL分析
作者:杨传铭;王立志;张喜娟;杨贤莉;王洋洋;侯本福;崔士泽;李青超;刘凯;马瑞;冯延江;来永才;李红宇;姜树坤
关键词:粳稻;高密度连锁图谱;苗期;耐冷;数量性状位点
-
中强筋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龙辐麦8171
作者:杨淑萍;刘文林;孙岩;唐婧泉;李禹尧;张睿;张宏纪
关键词:
-
强筋小麦新品种龙辐麦7166
作者:唐婧泉;刘文林;孙岩;杨淑萍;李禹尧;张宏纪
关键词:小麦;高产;龙辐麦7166;新品种;诱变育种
-
黑龙江省中度盐碱地田菁栽培技术
作者:王立志;孟英;潘多锋;曹晓风;宋显伟
关键词:田菁;中度盐碱地;黑龙江省;栽培技术
-
黑龙江省优质粳稻在云南省植烟区轮作模式下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作者:崔士泽;吴迪;杨贤莉;陈华;杨传铭;王立志;王洋洋;李江舟;尹丽云;姜树坤;张喜娟
关键词:粳稻;烟-豆-稻轮作;植烟区;引种;生态适应性;黑龙江;云南
-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结构变化分析
作者:闫文义;王大庆;董风雪;王翠玲;李禹尧;段新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