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养殖海域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混合家系的通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杜美荣 1 ; 方建光 2 ; 包振民 1 ; 高亚平 2 ; 房景辉 2 ; 蒋增杰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2.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栉孔扇贝;养殖群体;性状;通径分析;回归方程

期刊名称: 海洋与湖沼

ISSN: 0029-814X

年卷期: 2016 年 47 卷 05 期

页码: 963-9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深入认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壳尺寸性状和体重之间的关系,达到通过直观可见形状判断非直观性状,在栉孔扇贝苗种培育中指导种贝挑选工作的目的,本实验将600余只扇贝分别于三个不同纬度养殖环境(山东青岛、山东荣成和辽宁大连)下养殖一年后测量其性状数据,包括壳长、壳高、壳宽、体重,进行壳尺寸性状对体重性状的通径分析。偏回归系数统计表明,除大连海域壳长对体重的偏回归系数为0.266,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它参数对体重均极显著(P<0.01),表明大多数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都有极显著的共线性关系。对各个海域建立以壳尺寸为自变量,体重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得出通径系数、各性状间的相关性指数以及各参数对体重的决定系数,计算出了不同养殖地点的栉孔扇贝壳尺寸性状和体重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通径分析显示,对青岛海域栉孔扇贝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高,对荣成海域栉孔扇贝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长,而对大连海域栉孔扇贝体重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宽。因此,以体重为目标挑选青岛海域的种贝时,应以壳高为优先选择指标;挑选荣成海域的种贝时,优先选择壳长;挑选大连海域的种贝时,优先选择壳宽。不同养殖海域栉孔扇贝的通径分析为栉孔扇贝亲贝的挑选提供了理论支持。

  • 相关文献

[1]罗氏沼虾养殖群体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及类群差异分析. 唐琼英,夏正龙,蔡缪荧,谢巨洪,潘月明,李景芬,杨国梁. 2019

[2]中华鳖3个养殖群体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肖凤芳,李伟,朱新平,赵建,洪孝友. 2014

[3]华贵栉孔扇贝两个群体的养殖效果评价及通径分析. 杨蕊,赵旺,张欣,吴达泮,吴开畅,黄海. 2017

[4]栉江珧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 白临建,杨爱国,周丽青,吴彪,刘志鸿. 2012

[5]2种壳色虾夷扇贝的形态学指标比较分析. 孙秀俊,杨爱国,刘志鸿,周丽青. 2008

[6]不同时期牙鲆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通径分析及曲线拟合研究. 陈红林,田永胜,刘峰,李洪,李祥孔,宋莉妮,陈松林. 2016

[7]4个不同地理群体魁蚶主要可量性状特征分析. 信炳龙,吴彪,周丽青,杨增光,孙秀俊,田吉腾,刘志鸿,杨爱国. 2021

[8]一龄栉孔扇贝壳长与壳高对湿重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杜美荣,王彬,张继红,方建光. 2012

[9]浅海远岸水域筏养栉孔扇贝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王光花,蒋增杰,方建光. 2011

[10]不同壳色和性别栉孔扇贝群体的性状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赵春暖,于涛,郑言鑫,李波,王喜文,蔡忠强,王晓梅,任利群,徐帅,吴玉萍,吴楠,张明燡. 2023

[11]两种扇贝形态性状对体重和肉柱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吴彪,杨爱国,周丽青,严加坤. 2012

[12]不同贝龄栉孔扇贝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杜美荣,方建光,高亚平,房景辉,蒋增杰. 2017

[13]微卫星标记在鲤野生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 梁利群,孙效文. 2002

[14]基于mtDNA标记的牙鲆放流亲本遗传多样性研究. 司飞,童爱萍,王青林,于清海,刘海金. 2015

[15]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cDNA文库的构建及部分序列分析. 王崇明,艾海新,中国海洋大学,刘英杰,王秀华,李赟,宋微波. 2005

[16]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受精细胞学观察. 周丽青,杨爱国,刘志鸿,杜方勇,张立敬,王清印. 2003

[17]栉孔扇贝急性病毒性坏死病毒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与分析. 任伟成,蔡玉勇,王崇明. 2009

[18]贝壳上污损生物的重量对栉孔扇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齐占会,方建光,张继红,毛玉泽,蒋增杰,葛长字. 2010

[19]牙鲆3个养殖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邵长伟,廖小林,田永胜,陈松林. 2009

[20]牙鲆4个选择性繁育后代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徐田军,陈松林,田永胜.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