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丹
1
;
王洪媛
1
;
胡万里
2
;
杨虎德
3
;
徐钰
4
;
马兴旺
5
;
赵沛义
6
;
刘宏斌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4.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5.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
6.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地膜厚度;土壤环境;作物产量;经济效益;残膜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7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293-3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农用地膜(以下简称地膜)已成为我国干旱、冷凉地区土壤增温、保墒和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为摸清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研究地膜厚度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环境的影响,2011年,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棉花、玉米、马铃薯、花生等主要覆膜作物分别布置172、99、30、58个调查点,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地膜厚度应用现状进行系统调查。根据调查结果,2011—2013年,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山东4省分别针对以上4种作物,设置不同地膜厚度处理,系统分析了地膜厚度对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作物产量、经济效益以及地膜残留强度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现用地膜厚度较薄,96.7%的地膜厚度集中在0.004~0.008 mm之间。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提高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但对不同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同;随着地膜厚度增加(0.004~0.012 mm),棉花和玉米产量不断增加,而马铃薯和花生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地膜厚度对作物经济效益有一定影响,但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地膜厚度显著影响地膜残留强度(P<0.05),除了马铃薯外,其余作物地膜残留强度和地膜厚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增加地膜厚度对于我国主要覆膜作物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但增产幅度有限,而在残膜回收的基础上增加地膜厚度能够显著降低地膜残留强度。为应对我国农田地膜残留问题,建议我国地膜厚度标准提高至0.010~0.012 mm较为适宜。
- 相关文献
[1]不同厚度地膜一膜三年覆盖对土壤水热效应、玉米产量及地膜残留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 2020
[2]农用地膜残留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水分运移的影响. 张建军,郭天文,樊廷录,赵刚,党翼,王磊,李尚中. 2014
[3]残膜对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及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张丹,刘宏斌,马忠明,唐文雪,魏焘,杨虎德,李俊改,王洪媛. 2017
[4]马铃薯中耕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增产效应的研究. 邱瑞林. 1993
[5]甘肃辛辣蔬菜主产地土壤环境评价. 马彦霞,王晓巍,张俊峰,张玉鑫. 2018
[6]甘肃民勤酿酒葡萄应用防寒被越冬试验. 潘多英,张坤,李文学,朱辉,郝燕,杨瑞. 2016
[7]新修梯田作物施肥与土壤培肥效果研究. 陈炳东. 2000
[8]适量有机肥与氮肥配施方可提高河西绿洲土壤肥力及作物生产效益. 马忠明,王平,陈娟,包兴国. 2016
[9]长期不同施肥对黄绵土雨养农业区作物产量和养分效率的影响. 杨志奇,俄胜哲,车宗贤,温宏昌,张喜平. 2020
[10]长期定位施肥对黄绵土区作物产量及养分回收率的影响. 俄胜哲,杨志奇,罗照霞,袁金华,车宗贤,王亚男,曾希柏,郭永杰. 2017
[11]绿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提高地力和节肥增产效应的研究. 包兴国,邱进怀,刘生成,秦成林. 1993
[12]城市污泥农用对灌漠土作物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姚佳璇,俄胜哲,袁金华,车宗贤,王钰轩,赵天鑫. 2021
[13]免耕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董博,郭天文,曾骏,包兴国. 2010
[14]长期施肥对河西绿洲灌漠土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自然供给能力的影响. 俄胜哲,杨生茂,郭永杰,索东让,杨思存,崔云玲,王成宝. 2010
[15]旱地长期施肥对土地生产力和肥力的影响. 兰晓泉,郭贤仕. 2001
[16]糜子育成品种成株期抗旱性鉴定评价与抗旱指标筛选. 何继红,刘天鹏,董孔军,刘敏轩,任瑞玉,张磊,杨天育,陆平. 2014
[17]中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CHEN Li-li,陈丽莉,E Sheng-zhe. 2015
[18]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E Sheng-zhe,俄胜哲,杨思存,崔云玲,王成宝,郭永杰. 2015
[19]石羊河流域高产高效节水种植模式的探索研究. 胡志桥,田霄鸿,马忠明,包兴国,张久东. 2011
[20]内陆干旱区主要农作物经济效益实证调查——以甘肃省民乐县为例. 张馨民,曲玮,魏胜文,窦学诚.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砷水平下小麦砷迁移累积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作者:焦位雄;杨虎德;林大松;李崇霄;冯丹妮
关键词:春小麦;As;胁迫;浓度;灌淤土;富集迁移;THQ法;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特征与防控技术建议
作者:冯丹妮;杨虎德;马兴旺;马彦;吴湘琳;姜万礼
关键词:灌区玉米;旱作玉米;地膜残留;残膜污染防控
-
基于GIS的推荐施肥专家系统设计与研究-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
作者:李慧芳;杨虎德
关键词:GIS;专家系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施肥模型;推荐施肥
-
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丹;董妙音;崔秀文;李金娟;冯玉喜;丁耀录;栗孟飞
关键词:当归;不同施肥处理;酚类化合物;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主成分分析
-
甘肃省农田残膜高效回收及综合利用技术规程
作者:马彦;杨虎德;冯丹妮;王平生
关键词:农田残膜;回收利用;规程;甘肃省
-
忍冬种子灌浆特性的研究
作者:孙亚鹏;陈垣;郭凤霞;焦旭升;武睿;姜晓凤;张丹;程嘉莉
关键词:忍冬;灌浆特性;最佳采收期
-
不同播深环境下玉米耐深播性状杂种优势及遗传效应解析
作者:钟源;赵小强;李文丽;张丹;周文期
关键词:玉米;耐深播性;杂种优势;遗传效应;配合力